說到飲酒之器,我們不禁想起文學作品中常出現的情景。從成語中的“觥籌交錯”,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篩酒”,詩文中的“觥”“樽”“杯”“盞”等等,皆是飲酒器具。只不過,時代不同而飲者有別,上古之人臨池用手掬捧而飲,草莽英雄瓢舀碗盛豪飲,文人雅士持杯把盞酌飲,今天我們就聊聊中國歷史長河里的各色酒器。
一、古代酒器的類型
在中國古代,釀酒業的發展,使得各種不同類型的酒器酒具應運而生,就其用途,分為貯酒器、盛酒器和飲酒器三類。
1、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
2、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后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
3、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生火溫酒。
4、角,口呈兩個尖角形的飲酒器。
5、觥(go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
6、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二、古代酒器的制作材料
1、夏商周時期
夏商周時期,酒禮最受重視,因此,酒器發展也最為迅速,夏朝主要是陶器和青銅器,少數為漆器。商代酒器發展較快,品類迅速增多,主要以陶器和青銅器為主,另有少量的漆器和象牙制成的酒器。
2、秦漢至南北朝時期
在秦漢時期,酒器的器型和種類大體繼承了東周的特色,是青銅酒器和漆酒器并重發展,北方更著重青銅酒器,如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酒器,鑲金錯銀,嵌入綠松石等,極盡奢華。而南方則更著重漆酒器,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大批漆器,彩繪鮮艷。
3、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酒器的發展也更加豐富多樣,形成了以瓷酒器為主,金銀酒器為輔。
如"浮白釉"和"茶末釉"等,皆為這一時期開創出來的新的瓷釉品種,而以這些釉色制作的白瓷酒器和褐色瓷酒器,也都是這一時期出現的新的酒器珍品。唐王朝是我國瓷酒器和金銀酒器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一時期,創制了一種令世人為之驚嘆不已的酒器種類——唐三彩。同時青瓷和白瓷酒器也廣為流行。
4、宋元時期
北宋時期,仍繼承了隋唐酒文化的遺風,無論是酒器的造型,還是酒器的裝飾紋樣和飲酒風俗等都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由于瓷器的大規模生產和使用,使得瓷酒器完全占據酒器的主要地位。在宋代時期,官、定、汝、均、哥五大官窯的興盛,都生產了大批精美的瓷質酒器。酒器的器型主要有經瓶、杯盞、溫碗注子和倒裝壺等。
5、明清時期
明清是我國古代瓷酒器發展的鼎盛時期。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制瓷業興盛,酒器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較大提升。江西景德鎮也成為陶瓷的中心,所燒造的白釉、青花瓷器頗為著名,不但享譽國內,而且成為國外貿易的主要商品。與此同時,金銀酒器依舊為人們所喜愛。在明清時期,對外交流發展,玻璃酒器成為人們的新寵。
三、古代酒器賞析
1、倒流壺
倒流壺的壺蓋是虛設的,不能打開。在壺底中央有一小孔,壺底向上,酒從小孔注入。小孔與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當正置酒壺時,下孔不漏酒。壺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時酒可不溢出。設計頗為巧妙。
2、瀆山大玉海
專門用于貯存酒的玉甕,用整塊雜色墨玉琢成,周長5米,四周雕有出沒于波濤之中的海龍,海獸,形象生動,氣勢磅礴,重達3500公斤,可貯酒30石。據傳這口大玉甕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從外地運來,置在瓊華島上,用來盛酒,宴賞功臣,現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園前團城。
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處處都有古人飲酒的背影。或是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又或者是"流觴曲水,映帶左右"。不管是哪一種飲酒方式,歸根到底都是了解一時的愁思或是分享短暫的歡愉。作為酒文化的承載者,酒器的發展,也是文化的發展。不管是夏商周時期厚重的青銅酒器,還是珠光寶氣的金銀酒器,又或者典雅清新的瓷質酒器,都體現出我們中國民族獨特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