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白酒行業可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從“黃金十年”到深度調整,此后白酒產業調整一路進入深水區。進入”十三五“白酒產業發展的新常態之后,白酒企業正在各顯神通布局”十三五“。
作為清香型白酒的產業龍頭和領軍企業,山西汾酒繼2012年成功邁入”百億俱樂部“之后,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了營收、利潤增長超預期增長,泛全國化也基本完成,在名優白酒企業競爭呈現戰略相持的“十三五”時期,汾酒要實現三個轉變取得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十二五”成績單首秀:營收、利潤增長均超預期
在1月13日-14日舉行的“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家論證會上,山西汾酒首次對外透露了“十二五”的優秀成績單。“總體上看,‘十二五’發展規劃預定目標基本實現,企業發展總體良好。”李秋喜指出。
李秋喜表示,“十二五”時期,山西汾酒的總資產指標達到106.2億元,比2010年增長110.46%。五年規劃期實現營業收入總計562.41億元,完成目標的148%;實現利稅總計138.36億元,完成目標的100.26%;實現利潤總計54.74億元,完成目標的155.07%。規劃期內,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是2010年的2.45倍;2012年實現利稅41.1億元,是2010年的2.09倍,實現利潤18.67億元,是2010年的1.97倍。
除了數字上超同行業水平的增長,山西汾酒也在這五年間進行了系列的改革,從生產、供應、物流、銷售一體化管理,到營銷組織架構、人才招聘、服務平臺整合、管理體系理順、市場布局、產品結構等一系列舉措的調整,汾酒的系列經營管理改革,都讓山西汾酒在發展過程中頻上新臺階。
回顧山西汾酒“十二五”的轉變,李秋喜將之概括為6個方面:“一是構建了白酒行業獨一無二的“中國酒魂”信仰理論體系,形成了汾酒發展新思維,為汾酒未來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奠定了方向。二是創新營銷理念,變革體制機制,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營銷為龍頭的企業管理模式。三是經營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母子公司關系得到了明確和理順,標桿化管理得到逐步推行,人才隊伍建設得到有效推進,科研創新實力明顯增強,食品安全內控率先采用國際標準,建立了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并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四是產能規模化,裝置機械化和自動化取得了突破,打造了全國一流的保健酒生產基地和白酒現代化生產物流基地,產業鏈建設初具規模。五是產融產文結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山西汾酒參股商業銀行,成為交城農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成功競購CBA團隊,成立了專業化運作的汾酒籃球俱樂部。六是職工工作和生活環境不斷改善,職工收入和子女就業率不斷提高,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值得一提是,在酒行業企業的各類總結中,李秋喜提及的第五第六項工作,是極少數企業所提及的,尤其是職工幸福指數,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是汾酒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汾酒已完成”泛全國化“布局
作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5年白酒行業種種跡象表明白酒行業調整進入新階段,而山西汾酒的一系列數據表明企業也已經進入發展的歷史新階段。
汾酒2015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92%、凈利潤增速則明顯超過市場預期,增幅達117.01%。而李秋喜在2015年末舉行的經銷商大會上則透露,2015年汾酒集團營業收入將突破130億元。汾酒集團副總經理、汾酒銷售公司總經理劉衛華則透露,2015年汾酒銷售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企穩回升,在銷量、收入、利潤等方面同比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其中,銷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市場占有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實際上,在上世紀九十時代初期,山西汾酒一直是業界公認的“汾老大”,是中國白酒行業的領頭羊,此后由于種種原因,山西汾酒在全國化的道路上有所退步,但山西汾酒一直在追求深度全國化的道路上。據媒體報道,在濃香型白酒大本營四川,汾酒的門頭布滿大街小巷,在商超、流通等渠道,汾酒的產品也隨處可見;在華東,汾酒在河南、安徽、江蘇等市場實施布局,品牌投入、渠道投入成倍增長,大有與濃香一爭天下的氣勢;在華中和華南,汾酒的點狀布局實現了空白區域的填充,為此后的跑馬圈地打下了基礎。加上原有的華北、西北等區域,汾酒基本上實現了泛全國化布局。
當前,作為最具有國際化優勢的清香型白酒也正在迎來快速發展期,包括牛欄山、衡水老白干、紅星二鍋頭、寶豐、汾陽王等清香型白酒企業也在與濃香型、醬香型白酒的競爭中快速發展,作為清香型白酒的領頭羊,山西汾酒通過率先執行國際化食品安全內控標準、高調紀念”巴拿馬“獲獎等國際化的活動,也已經進入深度全國化、加速國際化的最好階段。
據了解,2016年,山西汾酒的營銷思路核心是堅持“調結構、調模式、調節奏、調配置”,其中圍繞”全國化“布局的格局進一步清晰:省外聚焦核心市場、加強重點市場,北京、天津、山東、遼寧、廣東、河北、內蒙等重點市場,資源將適度傾斜,劃整為零,小版塊、高密度,重點突破,梯次推進;山西及河南市場則要推進渠道扁平化、精細化和核心終端掌控工作;其他區域市場也要針對本區域特點,加大針對消費者和終端動銷的投入,逐步形成一個良性的市場狀態。
“十三五”期間”三個轉變“指引企業發展
“十三五”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而隨著產業調整的進一步深入,白酒行業也進入了產業的“新常態”,對此,山西汾酒希冀通過“三個轉變”來促進“十三五”期間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李秋喜指出,在名優白酒企業競爭呈現戰略相持的“十三五”時期,汾酒要實現三個轉變:第一,“文化力”向“營銷力”的轉變;第二,“營銷文化”向“飲酒文化”的轉變;第三,“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同時,汾酒要以“適應新常態,再創新輝煌”為主基調,堅持“穩中求變,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堅持“業績增長、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帶好汾酒隊伍”三大任務永遠在路上。汾酒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自信,持續地選擇標桿并實施“追趕、超越、領先”三步走發展戰略,走質量規模效益科技型和產融產文互動特色發展之路。
對于山西汾酒“十三五”的建設舉措,李秋喜則表示,“十三五”建設中,汾酒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資源資產資金資本配置和產業結構,夯實增長基礎點、聚焦主要增長點、培育輔助增長點。從嚴從實從快提升市場營銷、銷售體系有效性,倒逼科技創新和管理提升,加快完成體制機制轉型、發展模式轉型和文化轉型。把汾酒打造成世界第一文化名酒、把竹葉青酒打造成中國第一養生名酒、把杏花村酒打造成最受大眾喜愛的民酒,把山西汾酒打造成最有文化力、有活力、有核心競爭力、有影響力、有抗風險能力的強勢品牌企業和幸福職工家園。
日前,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企業紛紛在經銷商大會上透露了品牌梳理,打造”大單品“戰略,并向非自營的電商宣戰,此后部分企業也頻頻向經銷商開罰單以期鞏固市場行情。在”十三五“期間,山西汾酒也將繼續持續加強品牌規范、品牌整頓和品牌塑造工作,優化“1+2+N”品牌格局(汾酒+竹葉青、杏花村+個性化品牌),并將嘗試成立一家電商公司,推動山西汾酒的互聯網與移動營銷。此外,備受行業關注的白酒業”混改“,汾酒也將繼續深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國資委的統一部署,積極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造。
與此同時,在業務調整上,山西汾酒也將有重大布局。據知情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十三五“期間,山西汾酒產業結構調整將圍繞”七板塊“展開:白酒生產經營為核心業務板塊,開展產業鏈業務、貿易業務、金融投資業務、體育文化產業業務、旅游和酒店業務、民生幸福指數業務6大業務。
實際上,山西汾酒在經歷”十二五“的快增長與科學調整之后,在”十三五“的目標將超出”十二五“。根據“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家論證會上討論的《汾酒集團“十三五”發展規劃(討論稿)》顯示,汾酒“十三五”主要經濟指標為:兩個200億元、兩個翻番,即營業收入和資產超過200億元,白酒銷售收入和集團利潤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