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臺酒廠原董事長季克良表示,我感到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由于茅臺酒遵循的是“手工原釀酒”傳統。
酒的質量除了和員工的技術熟練程度有關外,還和員工當時的情緒有關。所以,無論當領導也好,參加勞動也好,我都高度重視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作為茅臺的老一輩掌舵人,季克良在茅臺就職超過50年,有著“茅臺教父”之稱。季克良1983年成為茅臺廠長,履任茅臺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務,也是茅臺第一位總工程師。曾參與推動了2001年茅臺上市,持續發展。
在季克良的帶領下,茅臺2003年產量突破萬噸,2011年季克良退休,茅臺產量超過3萬噸。
盡管業績卓越,但有關這位老人的一些言論,其實早有爭議的聲音。2002年季克良曾公開發表“茅臺護肝”理論,也有公開發表的學術研究支持這一觀點。
產品質量是贏得“產品定位”與“市場定位”的基礎,也是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但準確確定市場和顧客對產品質量的需求,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因此,季克良圍繞消費者開展了很多工作,他把營銷作為產品質量形成過程的重要一環來把握。過去重視生產、重視質量,其他事情都以生產和質量為中心,但缺乏市場和消費者的觀念。季克良認為,產品質量固然重要,但沒有市場,一切都是空談。
一切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市場為中心,如果沒有市場、沒有消費者給你買單,再好的產品也是沒用的。我們要轉變觀念,思想圍繞市場轉,圍繞消費者轉。不是說生產不重要,是生產比以前更關注周期,質量也比以前更重要。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季克良認為,茅臺酒釀造是世界上最最復雜的蒸餾酒工藝,很科學很合理,“茅臺釀酒的先輩們,是值得我們學習、致敬的。他們把釀酒的原理、當地的自然條件,以及把其他好的發酵食品的優秀工藝集于一身,就是天人合一、天然的美酒,所以我們一定要繼承好,弘揚好茅臺酒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