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備受業界關注和期待的中國酒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受疫情影響,經請示上級主管單位同意,本次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的會議方式召開。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央編辦原副主任、現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張崇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王世成、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者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食品監督管理司副司長馬純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監督局正司級副局長路政閩、商務部貿易發展局局長吳政平、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分黨組成員、副主席郭振友、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調研員朱火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建人事部主任楊曙光、中華商標協會會長馬夫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王延才、常務副理事長王琦、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等中國酒業協會領導與來自北京地區的酒類相關單位企業的代表、媒體們共同參加了線下會議。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者工業司司長高延敏、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食品監督管理司副司長馬純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監督局正司級副局長路政閩等國家相關部委領導出席并致辭。中國酒業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產業調整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他們分別對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五年來的付出以及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對中國酒類行業五年來的發展成就表示贊賞,并對中國酒類行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對未來第六屆理事會繼往開來,充滿希望。
大會上,王延才理事長做了《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王延才理事長在報告中指出,經歷2012年后三年的深度調整期之后,2015年~2019年中國釀酒產業發展取得了非同尋常的發展成就。也正因低谷期的經歷,行業由被動接受到心態放穩,由不適應到積極應對,由措不得力到思變創新的諸多轉變,為五年來中國酒業質的飛躍起到較強的推動作用。王理事長進一步指出,五年來中國釀酒產業質的飛躍主要體現在制造體系更加精細、管理體系更加全面、責任體系更加有力、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四個方面。圍繞這四個方面的飛躍,王延才理事長做了詳細的闡述。
接著,大會聽取并審議了《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財務報告》,報告由第五屆理事會宋書玉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宣讀。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章程》之規定,第五屆理事會任期屆滿,為按時完成換屆工作,并落實黨中央關于應對新冠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經上級主管單位同意,中國酒業協會研究決定,以通訊(線上+線下)方式召開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進行換屆選舉工作,同時,召開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中國酒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宣讀了“關于換屆選舉有關事項的說明”。
在現場投票開始之前,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王世成王世成宣讀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關于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領導成員人選的通知”》。為了保證協會工作的公正、民主,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方案》和《中國酒業協會章程》等規定,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將通過郵寄選票結合現場的形式,采用等額選舉辦法和無記名投票方式現場選出第六屆理事會組織機構。
計票環節,何勇常務副秘書長在大會宣讀了2019年度“中國酒業協會科學技術獎”表彰決定,代表們還聽取了《中國酒業協會章程的修改說明》、《中國酒業協會會費收取辦法說明》、《關于中國酒業協會分支機構及秘書處常設辦事機構調整方案》。
經過緊張的投票、唱票、計票環節,第六屆理事會名單新鮮出爐。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建人事部主任楊曙光公布選舉結果。大會共選出473家理事單位(個人)、51名常務理事、26名負責人、5名監事會成員。其中,宋書玉當選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長,王琦當選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執行理事長,何勇當選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秘書長。隨后,何勇秘書長對第六屆理事會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緊接著,大會召開了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為持續推進協會發展,經協會管理層與支委聯席會議研究決定,經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批準,特聘王延才同志擔任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王琦理事長宣讀了中國酒業協會名譽理事長聘任決定,宋書玉理事長為其頒發了證書。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的一屆中國酒業協會理事會任重道遠。宋書玉理事長作第六屆理事會工作方向報告。宋理事長指出,2020年的突發疫情,使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后疫情時代中國酒業要認清市場結構、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努力構建新的產業生態。認清標準體系、社會責任體系、文化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產業人才體系構建對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明確產業發展方位。向明則致遠。展望第六屆理事會的工作,宋書玉理事長從九個方面談了未來的設想:一、構建和完善產業協會職能。二、傳承優秀文化,創新文化表達。三、以技術創新持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四、以標準建設引領產業品質升級。五、實施中國酒業教育計劃。六、踐行社會責任,提升產業美譽。七、打造名優產區和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結構。八、保護知識產權,提升品牌價值。九、國際、國內市場雙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