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溫柔的毒藥莫過于酒精了。雖然過量飲酒對身體的危害幾乎人盡皆知,但是每到喝得high起的時候總有人會喝多而醉酒。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醉酒體驗,酒醒之后發現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醉酒的記憶被清除了。沒錯,你喝斷片了!
斷片,在英語里叫做“blackout”,非常形象得描述了那種眼睛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的狀況。我們醉酒期間的記憶都去哪里了呢?多重記憶系統模型(atkinson-shiffrin memory mode)指出,人類的記憶可以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以及長時記憶。在這三種記憶當中,長期記憶是最可靠也是最不容易遺忘的一種記憶。而短時記憶如果沒有經過多次的刺激很容易就被遺忘。
假設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電腦,那么其中一只叫做“海馬體”的器官就類似于電腦的內存儲器。任何短時的記憶都會被存儲在海馬體里。而酒精的作用會嚴重影響海馬體的功能。喝酒其實就好像讓電腦的內存儲器短路。隨著酒精攝入量的增加,海馬體的功能也會逐漸衰減。大量的酒精,尤其是如果在短時間內被快速攝入,可能導致一個短時間內部分或完全的記憶缺失。你的大腦變成了一個只能讀取內存文件既不能下載也不能ctrl c和ctrl v的殘次品。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斷片了。
幸運的是,酒精對于大腦的影響不會讓已經建立的長期記憶譬如家庭住址,電話號碼這樣每天都會使用的信息受到太大影響。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喝到blackout了之后會記不清名字。斷片的你還是在接收信息,并未被麻痹,也沒有錯過任何事,只不過沒有形成新的記憶罷了。
那么我們在斷片期間究竟會忘記什么記憶呢?隨著喝酒人群的擴大,斷片現象在酒桌上變得更加普遍。統計顯示,斷片期間,包括簡單的談話,距離的移動甚至性事都可能成為遺忘的記憶。所以酒后亂性這樣喜當爹的肥皂劇劇情在現實生活中并非不可能。
曾經有一篇《醉酒不是逃避責任的借口》的文章引用了美國心理學會(apa)的《變態心理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我喝醉了”也許并不能作為不負責任的借口。被酒精沖昏頭腦的人更少地會為他們的行為感到煩惱,甚至時常不在乎這些。實驗證明,在限制酒駕的濃度下,醉酒的人和清醒的人一樣,都擁有一定判斷是非和感到內疚的能力。
然而事實上,我們所謂的醉酒遠比酒駕濃度高出許多,在斷片的情況下人體已經步履蹣跚喪失知覺了真的還擁有實驗對象所謂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嗎?
不論如何,有一點卻是所有人的共識:“我喝醉了”決不是一個可以用來為你的行為開脫的理由。不管是喝到微醺還是斷片兒,從飲酒本身這個前提上來看,你已經開了一個錯誤的頭,之后的一切,自然需要你自己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