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述歐洲中世紀生活的電影里,酒的地位往往不可忽略。
歐洲人愛酒的傳統要追溯到中世紀——“喝酒如喝水”的時代。
歐洲的中世紀居民沒有將水煮沸飲用的習慣,受污染的水源滋生了許多疾病。
歐洲人發現酒里面的乙醇能夠殺死大部分細菌,喝下去相對安全和衛生。
于是喝酒變成了一項日常活動,許多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喝2升的啤酒或者葡萄酒。
不過在中世紀能喝葡萄酒的大多是貴族,平民很少有品嘗這種奢侈品的機會大多喝啤酒。
拋開味道不談,我想大家一定有過這樣的困惑:酒標上到底寫了什么?
別小看這方寸之間的小小標,承載歷史,繁衍文化又訴說著技藝與故事。
紅酒簽妙在整齊頓挫鋪排時常讓我們看到一個莊園窖藏的釀造程序之嚴謹,酒窖與年代設置。
紅酒瓶的封口貼,同樣講求品質和低調美感。
紅酒或酒莊的名字. 可以是紅酒市場上的名字,或者是酒莊的名字。
從酒莊的名字上看,我們可以得知每個酒莊產酒的風格,以及酒莊的產酒規模。
產地信息. 在西班牙,無論紅酒是產自于有D.O的產區還是其他產區,必須在標簽上標注產區名稱。
它用于識別和保護產區自身的特征以及區別各產區的地理特征。
按照重要性排列 分別是D.O.C (Denominación de Origen Calificada), D.O., Vino de la tierra, Vino de calidad 和 Vino de Mesa. 一些D.O。
眾所周知的是'Ribera del Duero','Rioja','Priorat','Bierzo', 'Rias Baixas'等。
每個D.O. 產區它專門生產一種或幾種葡萄酒。
例如,Rías Baixas或Rueda以生產白葡萄酒而聞名,而在Ribera del Duero和La Rioja,他們專注于生產紅葡萄酒。
不少法國進口酒的酒帽上會有一個美女頭像,這個女人就是著名的法國象征之一瑪麗安娜(Marianne)。
酒帽上的瑪麗安娜印章是一種完稅標志,而出口的葡萄酒因不用支付增值稅通常不會有章。
有時為了滿足過大的出口需求,酒莊會從他的法國配額中分一部分來出口,所以有沒有這個標志,和真假并無關系。
法國獨立釀酒者聯合會(Vignerons indépendants de France) 簡稱VIF,代表的是“以手工換經典“,打造 “每一瓶都是好酒”的獨立釀酒者。
VIF是法國最知名的葡萄酒專業權威機構,在國內外葡萄酒業享有崇高的地位。
根據協會規定,會員必須是小規模獨立生產者,每個釀酒者只能經營自己土地范圍上的葡萄產品。
從種植、采收、釀酒、到裝瓶,必須經由本莊園獨立完成,且以手工來代替機械操作。
最后有一些特殊情況,也是沒有中文標的。比如人肉帶回來的酒,以贈品名義進口的少量酒,都是不用貼中文標的。
一般進口酒的正標是該國語言,如法國酒就用法語,西班牙酒就用西班牙語。
而外文背標一般用國際語言英語,方便翻譯成中文背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