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酒的誕生需要經過發酵,但這個“酵”字可一點都不簡單,你了解多少?
“酵”字的左半部分:酉。
酉,讀作yǒu,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它有三個含義,
一、酒器(本義)
二、酒(延伸義)
三、老熟(延伸義)
在古人看來,“酉”代表著成熟,無論是加工鍛造過的酒器,還是秋收之后的黍粒,又或是醞釀多年的美酒,都代表了陳熟、老熟,由此可見,追求老酒的年份自古有之。
“酵”字的右半部分:孝
“酵”字由“酉”跟“孝”字組成,“酉”代表酒,“孝”則代表孝敬父母或長輩;這兩個字的組合,更說明用好酒孝敬父母長輩,是中國古來有之的風俗。
在古代,酒是非常珍貴的一種液體。最早期,酒是貴族們祭祀專用的,稱為:以之成禮;后來,為了讓賓主盡歡,一些重要的宴席都要用到酒,稱為:以之成歡;再后來,酒也用于養身、敬老,稱為:以之養老。
歷史上也不乏以酒盡孝的故事,如明代朱元璋的“御賜孝道酒”,用以獎勵朝廷中的孝子們;而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更是在暢春園,舉辦了“千叟宴”,在酒會上弘揚養老尊賢的美德。
“酵”——釀酒的必須條件
現今,絕大部分名酒都是大曲酒;而大曲,就是一種發酵劑;
依靠傳統手工藝制作而成的大曲,通過網羅自然界中的各種微生物,形成糖化發酵劑,包括霉菌、細菌和酵母菌,以酵母菌為主。
有機糧食在酵母和酶的作用下,分解產生酸、酯、醇等,從而形成風格各異的白酒。
醬香酒——“酵”的巔峰、熟的極致
茅臺大曲醬香酒要經過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其中八次發酵是指同一批糧食,每煮一次,都要經過一次發酵,每次發酵時間為1個月,如此反復八次,這才造就了茅臺醬酒獨步酒林的風味。
第一次發酵不取酒,剩下的七次分別取出七輪次酒,每個輪次的酒都有各自的風格特點,再經過頂尖的勾調師,將它們重新配比勾調,得出最豐滿協調的酒體。
八次發酵,便已經過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但一年完全不夠“熟”,必須封壇儲存至少三年時間,才印上裝瓶日期,再上市銷售,可以說,所有同年份的白酒,醬香酒是最“熟”的酒。
一“酵”字延伸出了這么多知識點,不知道大家記住了多少?如果記不住知識點沒關系,但千萬要記得:快過年了,送瓶好酒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