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親友們見面一定要坐下來大吃大喝才能不辜負這時隔一年的相見。酒桌上,自然少不了行酒令來拉近彼此的距離。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而酒令作為酒桌伴侶,一直跟隨酒文化發展和演變。在《中國酒令大觀》中把酒令分為覆射猜拳類68種;口頭文字類348種;骰子類128種;骨(牙)牌類38種;籌子類78種;雜類56種等六大類,計726種。
大家除了感慨老一輩的酒膩子真會玩以外,可能要擔心老一輩“智慧的結晶”會不會失傳了……下面小編就列舉六種比較有特色的老酒令,也許會讓大家莫名有種親切感……
投 壺
投壺可謂是酒令中沿襲時間最長的一種。在遠古時代,就有一種比賽射箭的酒令形式,叫做“燕射”。到了西周時期這種形式演化成了在場中放一個壺,賓客只用把箭投向壺中即可,沒投進的罰酒一杯。后來漸漸發展到對壺的大小形狀、投箭人與壺的距離、投箭的長短樣式等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雖然在酒桌上看不到投壺了,但是它的變種卻在八九十年代盛行過。甚至現在在夜市也能見到他的身影。沒錯,就是套圈,花幾塊錢買十來個竹子編的小圈,去套遠方地上擺的小獎品……
拇 戰
拇戰盛行于唐代,又叫招手令、打令等,還有稱為豁拳、猜枚、猜拳的,現在更多叫做劃拳。很多人對劃拳的理解為兩個人像吵架一樣,喊出一堆五魁首、六六六的話,同時一只手還在空中亂舞,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分出了勝負。
簡單說來,劃拳是手腦眼耳四者通力配合的游戲;兩人各出一只手,每只手可以隨機比劃從0到5的任意數字;同時嘴上要喊出猜想的兩人比劃數字之和;然后眼睛看到兩手比劃數字以后要在瞬間判定自己是否猜對;耳朵還要聽到對方喊的數字判定自己是否輸了。
至于兩人每次喊的內容千奇百怪,其實是將喊出的數字做了包裝。就拿五魁首來說,在明清時期,科舉分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取士,每經第一名稱經魁,又稱魁首。五魁首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祝你高考門門考第一……
說到這那些喜歡在KTV、夜店玩十五二十的選手們可能會比較震驚。平常玩十五二十只有五個數字結果,而劃拳有十一個,還只能用一只手玩。而且高端玩家還要能編排出一堆吉祥話,這可能是兩個剛烈的漢子最容易表達相互仰慕之情的方式吧……
擊 鼓 傳 花
對,你沒有看錯。幼兒園小朋友們排排坐吃果果,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最早來源于酒令。《紅樓夢》對這個游戲有很詳細的描寫。在古時候喝酒行酒令都要有一個令官。擊鼓傳花,就要蒙住令官的眼睛,讓他敲鼓來控制游戲的開始和結束。在其他游戲,令官掌握著酒局賞罰大權。因此也需要一個能活躍氣氛的人來控制游戲節奏。
擰 酒 令
明清兩朝流行一種擰酒令,就用一個不倒翁。先擰著它旋轉,等它停止后,面向誰,誰就喝酒。這個就有點像現在的輪盤,只不過輪盤會設置各種懲罰條件,更容易通過賞罰的差異化帶來趣味性。
拍 七 令
這個游戲現代酒桌上經常會玩到。酒桌輪流報數,第一個報數的人可以從任意數字開始,后面的人跟著往下數。遇到數字個位數中含7和數字是7的倍數的喊過。很多數學喂了狗的人對這種游戲真是恨之入骨。然而這個游戲的完全體是這樣的……
清代俞教培《酒令從鈔》中對拍七令的解釋為,這個“7”還分“明7”和“暗7”。數字個位數有7的稱為“明7”,數字是7的倍數的稱為“暗7”。遇到“明7”需要用右手敲桌面。遇到“暗7”則需要用左手敲桌底。還有“明七拍桌,暗七笑,逢五逢十打一炮”的說法……
不過,古人限定了數字上限為49,而且每次開始都要從1開始。也從規則上對算術難度做出了限制。身體協調性和數學都好的人,可以試試把古代和現代的玩法結合一下。那真的是不喝酒都玩不明白的節奏。
骰 子 令
骰子作為應用最廣的酒桌老鐵,可以說是沒毛病。最簡單的莫過于一人一個骰子比大小。最復雜的,能用骰子點數分陣營分角色,然后兩軍將軍再分別用其他酒令“廝殺”儼然用骰子玩了一部三國殺。像這么宏偉的游戲,《中國酒令大觀》里還記載了一百多個……
古人的很多酒桌上的游戲在現在看來,要么太過復雜,要么各種詩詞歌賦。可能還有很多酒友感慨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流失。
其實老祖宗攢的這幾百種酒令也不是同一時間被創造出來的。里面有很多酒令可能只陪伴了一代人或者幾代人的時光。
就像現在70后和80后這一代人玩的東西也許不會被90后和00后接受,他們也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從老一輩那繼承并改良這些酒令。然后老一輩的東西就變成了一代人的回憶。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年這些酒令都會被人記錄下來,也會有很多后代羨慕,老祖宗,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