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因為和來自天南地北的微信群酒友們一起去參加了海南環島游,所以沒有更新文章,在這里給關心和關注我的朋友說聲感謝你們的掛念,今天開始會陸續有文章的更新,但是好幾天沒有動腦子了感覺寫得不好,在飛機上偶然看到了一篇南開大學教授的關于如何讀歷史的文章,感覺受益匪淺。聯想到目前異常混亂茅臺鎮的醬香白酒產品。我們是不是也需要以另外的一種角度去解讀茅臺鎮的醬香白酒呢?
讀中國歷史,有一種讀法,是把歷史放到民間中讀,而不是放在王朝里讀;要用詩性的眼光讀,不要用“資治”的眼光讀。以詩性之眼,能讀取民間社會的歷史價值觀的審美趣味,用“資治”的眼光只能圍繞王朝打轉。把歷史讀成陰謀詭計和打來打去。
《三國演義》“演”什么?“演”的是“義氣”二字,“梁山聚義” “聚”什么?“聚”的也是“義氣” ,孫悟空西天取經,頭上的金箍是什么?,說穿了,還是“義氣”二字。
講“義氣”,以關羽為代表,論“用計”以諸葛亮為代表。關羽也會“用計”,觀其“水淹七軍”可知。但遠不及孔明。孔明也講“義氣”, 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己”可知。但他講“義氣”以“忠”為前提,還是服從王權于王權的“忠義”。講“義氣”,講到超越生死,還有人可及,講到超越王權主義,置王權于義氣之后,唯有關羽。當期追隨劉備,便放下知他愛他重用他的曹操,當他義釋曹操,就更是放下了與他情同手足親如兄弟且有君臣之分的劉備,正是“義氣”高于王權,他才放下了兩頭的“王權主義”。
羅貫中以“義氣”--------“桃園結義”開篇,以“不義”---------“三國歸晉”結局。王權主義雖然經常取得勝利,可它在文化傳統里,卻不一定是贏家。司馬家族篡權,贏得了天下,可他在文化里贏了嗎?不只沒有贏,而是成了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不僅文化里流行的“魏晉風度”與這個家族無關,而且我們從民間流傳的“死諸葛打敗活司馬”的故事。亦可見這個家族在民心上是如何缺失。這個家族不光缺德還缺美,它在文化里的唯一的價值,便是中了“空城計”, 享受人們贊美諸葛亮的余唾,充其量不過落日的余暉而已。而他的兒子,連余暉也沾不上,只得到了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從歷史中我們不難看“義”和“氣”的重要性,前有當年淳樸的茅臺鎮土著居民為老戰士獻酒療傷,后有茅臺酒廠帶領務川和道真人民的脫貧致富。這無不在處處體現茅臺鎮人的“義氣”。而今天的“茅臺鎮”在全國酒友的面前完全就是“不義”的代名詞。有號稱經歷了千年洞藏的發霉老酒,其實就是用菌種讓其外觀發霉的酒,為了您的健康,請遠離那壇稀缺而暢銷的“茅臺鎮洞藏發霉老酒”也有直接刷泥土號稱“埋在土里的酒”。更有甚者是一個以前在仁懷做快遞的小哥,后來聯合茅臺鎮的一個酒廠做了一個塑料桶10斤裝的售價差不多300的酒,其實是10元錢一斤的酒灌裝的,具體什么樣的質量大家可以猜想。因為這個酒的文化宣傳做得非常的好,所以忽悠了很多酒友購買。
最典型的一個廣東的酒友,看了他對酒的介紹和推廣以后,基于信任后來購買了幾十桶,后來他和廠家鬧架所以這些內幕消息才被大家知道,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現在依然活躍在各大酒友論壇,他現在把自己包裝得更高大上。當然被忽悠的酒友也是一波接著一波。也有的人他的酒直接是比飛天還好的,或者說是和飛天一模一樣的,因為我是茅臺本地人所以額經常接觸到地道的茅臺酒的原酒,茅臺酒的香氣和香味不是后期添加老酒或者說找個老酒師就能夠調的出來的,茅臺酒的特殊的香味和香氣是茅臺酒的基酒與生俱來就有的,如果有人該訴你他可以用他自己的酒調得出和茅臺酒一樣的酒,我認為他是在耍流氓。其實這些做酒的方式我認為既不是“氣”更不是“義”,完全是以一種割草機一樣的方式去割“對酒還沒有太多認知的酒友的草”。
茅臺鎮醬香白酒在這些沒有“義氣”的人一番折騰,外加現在白酒行情的不景氣和本來醬香白酒的成本就大,最終造就了今天茅臺鎮醬香白酒沐浴在全國很多酒友的唾液里,就好比司馬家族沐浴贊美孔明的余唾一樣,茅臺鎮醬香白酒也是“享受”在別人贊美茅臺酒以后的余唾。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我只想問茫茫酒海,你喝的是好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