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多年前,白酒風味就已正式確立。白酒風味分為四種不同的風味,即濃香型、清香型、茅臺型和米香型。隨著釀造工藝的不斷改進,白酒得到了精制和發展。白酒有10多種風味。那么,白酒"香型"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正式提出和確立了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四大香型,開創了白酒分香型的先河。
后來,隨著鑒定技術越來越精細,現今白酒已細分為12大香型。但是主流的,還是濃香、醬香、清香3種。
濃香型白酒以瀘州老窖、五糧液、劍南春等為代表;醬香型以茅臺、郎酒等為代表;而清香型則以汾酒、二鍋頭等為代表。
不同香型的酒,風味區別較大,這是因為釀造的工藝、環境不同,但是主要的還是因為酒曲制作工藝的不同。
公元1324年釀酒大師郭懷玉在瀘州發明大曲之后,大提高了中國白酒的風味。
隨后大曲的制作工藝在全國得到迅速推廣,被各地的釀酒作坊廣泛采用。各地又在其基礎上通過不同的改進,從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口感。
郭懷玉大師制作酒曲的發酵溫度適中,在55℃左右,生產出來的主要是濃香型白酒。有些地方把酒曲發酵溫度提高到60℃以上,釀造出來的就是醬香型白酒。
而有的地區把酒曲發酵溫度稍降到50℃出頭,釀造出來的就是清香型白酒。釀酒界有一句老話,叫做“曲定酒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科技已經能檢測出來不同香型白酒主要香味的化學成分:濃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物質是己酸乙酯,醬香型白酒是丁酸乙酯,而清香型白酒則是乙酸乙酯。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已經了解到酒曲不僅給白酒帶來了“風味”,而且還帶來了多種“香型”。所以說,酒曲在釀酒中起著關鍵作用。
講到這里,我們順道說一說酒曲的品質等級。在釀酒界,品質好的10%的酒曲,可被稱作“特曲”,而后依次是“頭曲”、“二曲”、“三曲”。
改革開放前,釀酒技師和作坊老板們都很淳樸,就直接用酒曲的等級來劃分并命名白酒,因此特曲、頭曲、二曲、三曲等漸漸也成為了白酒的產品名稱。當然,釀酒所使用的酒曲的品質越好,酒的品質也就越高。
醬香型的白酒香氣香而不艷,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倒入杯中過夜香氣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實杯還香,令人回味無窮。
醬香型白酒是由醬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兌而成的。所謂醬香是指酒品具有類似醬食品的香氣,醬香型酒香氣的組成成分為復雜,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醬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與低沸點的醇類組成的復合香氣。
濃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濃郁,綿柔甘洌,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勁余長等特點,這也是判斷濃香型白酒酒質優劣的主要依據。
構成濃香型酒典型風格的主體是乙酸乙酯,這種成分含香量較高且香氣突出。濃香型白酒的品種和產量均居全國大曲酒,中國名酒中,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貢酒、五糧液都是濃香型白酒中的優秀代表。
清香型白酒酒氣清香醇正,口味甘爽協調,酒味純正綿軟。酒體組成的主體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兩者結合成為該酒主體香氣,其特點是清、爽、醇、凈。清香型風格基本代表了中國白干酒類的基本香型特征。
米香型白酒指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的一類小曲米液,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酒種。米香型酒香氣清柔,幽雅純凈,入口柔綿,回味怡暢,給人以樸實純正的美感。
米香型酒的香氣組成是乳酸乙酯含量大于乙酸乙酯,高級醇含量也較多,共同形成它的主體香。
在以上四大主體香型基礎上,后來又衍生出了其他8種香型白酒,主要為以西鳳酒為代表的鳳香型、以董酒為代表的藥香型、以酒鬼酒為代表的馥郁香型、以四特酒為代表的特香型、以衡水老白干為代表的老白干香型、以玉冰燒為代表的豉香型、以景芝為代表的芝麻香型以及白云邊為代表的兼香型。
一般來說,醬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很高,人們在喝這種酒時很少有上等感覺。然而,固體葡萄酒的生產成本很高。除了原料成本高之外,為了揮發酒中的雜質,酒更加柔和醇厚。五年的儲存成本也使得它比普通葡萄酒更珍貴,因此價格會很昂貴。相反,其他風味白酒更容易生產,且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市場價格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