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透露郎酒已成立威士忌工作籌備組,并于近日前往位于成都邛崍的崍州蒸餾廠參觀并考察選址。瀘州老窖已經購買小型威士忌蒸餾設備,也在為進軍威士忌賽道探路。
兩家大型白酒企業不約而同在威士忌賽道邁出實質性步伐,這對正在升溫的國內威士忌市場有何影響?白酒大牌能玩轉威士忌這個舶來的品類嗎?WBO向部分業內人士進行了調查。
白酒企業入局有利于國產威士忌行業做大
據悉,郎酒威士忌工作籌備組8月18日前往邛崍考察,此行除了參觀崍州蒸餾廠外,行程中還有考察選址點位的安排,這似乎表明郎酒已將選址建廠提上日程。
對此,崍州蒸餾廠相關人士表示對白酒企業進入威士忌領域持歡迎和支持的態度,“中國烈酒是一個體量龐大、變化快速的市場,但中國威士忌現在占有率在全球威士忌市場還是微乎其微,仍有非常大的潛力。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玩家一起進入中國威士忌的市場,共同把中國威士忌產區做大做強。”
威士忌行業人士楊衡(化名)透露,邛崍市當地政府因為崍州蒸餾廠的成功,開始招商引資,希望更多投資方能在邛崍建造威士忌酒廠,形成一個產業鏈,“你看這次參加人員已經到達副市長的層級了”。他認為,白酒大企業進軍威士忌生產環節是非常簡單的,因為硬件設備的取得與建造非常容易。
另一位威士忌資深從業者狄寬(化名)表示,國內的威士忌產業參與者越多,越能夠加速整個產業的增長,對行業是有利的。
在國內建有威士忌蒸餾所的業內人士肖偉(化名)表示:“巨型白酒企業的入場,一定能把在白酒市場曾取得的巨大成績的經驗,以及白酒市場目前優良的傳統延續下來,并把這些傳統基因注入新生的威士忌市場,在未來可預見也一定能同樣取得像在白酒市場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浙江溫州大宇公司是一家生產威士忌蒸餾設備的企業,其外貿部經理劉涓告訴WBO:“(公司產品)前幾年是100%銷往國外(發達國家為主),這兩年大概5%的國內訂單,也有一兩家白酒企業前來咨詢。”她沒有透露前來咨詢的白酒企業的具體情況,但是可見目前想進軍威士忌領域的白酒企業并非個例。
三道關口考驗白酒企業的解題能力
事實上,白酒企業涉足威士忌并非沒有“先行者”,洋河曾經推出“中仕忌”、勁酒也曾推出“勁仕”,WBO在淘寶和京東搜索發現,“中仕忌”已了無蹤影,“勁仕”盡管還有售賣,但月銷量僅為個位數,可見此前白酒企業在威士忌領域的嘗試難言成功。
對此,業內人士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了威士忌和白酒的行業差異。
首先是耐性。楊衡表示,對于威士忌的生產與裝瓶周期,目前國內的普遍看法是兩年,但根據他的經驗,“實際在橡木桶熟成2年的威士忌,成熟度是不夠的,一般還是要3-5年的酒經過調和后,才能有出彩的作品”,因此做威士忌的時間成本是很高的。
狄寬也表示:“高品質的威士忌是靠時間累積起來的,如果追求短期效益,就很難發展起來,甚至還會對整個行業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是渠道。盡管大型白酒企業都已經建立起完備的渠道體系,但要想藉此來銷售威士忌產品可能并不能得償所愿。WBO了解到某知名白酒品牌曾推出過橡木桶白酒產品,初期也想通過原有的白酒渠道體系進行銷售,但效果很差,最后還是通過主營洋酒的經銷商進行鋪貨。
楊衡認為,威士忌和白酒的消費人群和場景差異都是非常巨大的,品飲環境也不一樣,因此白酒企業現有的渠道體系“不是優勢,是包袱”。
狄寬表示,白酒與威士忌的消費場景與人群確實不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這個過程可以參考水井坊的案例。
最后是桶。劉壘(化名)是一位關注威士忌領域的投資人士,他表示威士忌行業是一個重資產運營的行業,當然這對不差錢的大型白酒企業來說不是問題,但是對于賦予威士忌風味最重要的橡木桶而言,國內企業是沒有話語權的,尤其是近年來深受國內消費者鐘愛的西班牙雪莉桶資源,已經被愛丁頓集團壟斷了大部分,“花錢都買不到,崍州算是國內布局較早的企業,但是桶也不多”。
能否邁過這三道關口,或許是白酒企業能否在威士忌賽道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