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調整即將“收官”,最后的機會屬于誰?
文 | 云酒團隊
10月28日,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先后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至此,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已有14家披露三季度報告。
報告顯示,2018年1-9月,茅臺實現營業收入522.42億元,同比增長23.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47.34億元,同比增長23.77%;
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292.5億元,同比增長33.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4.94億元,同比增長36.32%;
瀘州老窖實現營業收入92.63億元,同比增長27.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7.51億元,同比增長37.73%。
此外,在營收方面,山西汾酒、古井貢酒與順鑫農業(酒類板塊)營收規模仍處“膠著”。隨著山西汾酒百億在望,誰將站上2018年行業第五的位置,仍有待年報給出答案。
綜合此前相繼發布三季報的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古井貢酒、舍得酒業等11家酒企的表現不難看出,九成白酒上市企業營收、凈利增速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降幅。
其中,營收方面,除了老白干酒、舍得酒業分別以40.58%、27.82%的增長速度超越半年報,其他企業營收增幅均遭遇下挫。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水井坊、金徽酒、青青稞酒、酒鬼酒等6家企業的營收增速,均創下2018年前三季度以來的新低。
凈利方面,舍得酒業以186.01%的成績奪得凈利增速第一;山西汾酒也以56.89%的成績再創凈利增速新高。而除此之外,暫無第三家達到2018年半年報或一季報凈利增速水平的白酒上市企業。
在近期發布的酒業三季報中,隨著馬太效應的凸顯,以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為代表的名酒陣營,前三季度營收創紀錄的拿下1186.36億元,離1200僅一步之遙。
綜合來看,以現階段而言,白酒行業正在告別近年來的“瘋狂增長模式”,以全國名酒為首的先頭部隊已經步入穩定發展周期;而從長遠來看,“行業重構”、“格局洗牌”或將步入尾聲,白酒“江山”將再次從“群雄逐鹿”時代,重歸天下大定。
20%,是名酒的減速“拐點”?
名酒企業的業績表現,向來是行業景氣度的寫照。因此,當茅臺、五糧液、洋河營收增速齊齊下滑至20%,便不難理解那些隨之而來的“悲觀”情緒了。
2018年前三季度,茅臺營收增長23.07%,凈利增長23.77%,分別為較去年同期下滑36.33%、36.54%。單季度來看,7-9月,茅臺營收188.45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為89.69億元,同比增長僅為2.7%,個位數增速創下近幾個季度最低點。茅臺增速的回落,主要系上年同期茅臺酒放量導致基數較高影響所致。
另外,7-9月,五糧液營收78.29億元,同比增23.17%;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23.84億元,同比增長19.61%;洋河營收64.23億元,同比增20.11%,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20.34億元,同比增21.53%。
而無論是從單季業績,還是綜合前三個季度來看,在20%上下波動的增幅數據似乎印證了名酒企業遭遇“減速拐點”的論斷。然而真實情況究竟如何?或許還需要經過更加嚴密的論證。
對比茅五洋,同樣躋身名酒陣營并站在百億沖刺點位置上的瀘州老窖,似乎有著更加“正常”的表現,不僅前三季度營收、凈利分別較上半年增長1.75%、3.65%。三季度單季成績也頗為亮眼,實現營收28.43億元,同比增長31.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2億元,同比增長45.49%。
而另一個奔跑在回歸百億路上的名酒——汾酒也在經歷新一輪的“補漲”,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9.15億元,同比增長42.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4億元,同比增長56.89%。
由此來看,名酒遭遇“減速拐點”的論斷并不嚴謹,更加準確的說法,或許是名酒正在步入穩健的發展周期。而且,即便是20%左右的增速,對于茅五洋這樣體量的企業來說,仍然不可謂之“低”。
2018年前三季度,茅臺以23.07%的增速完成了2017年全年90%的業績;單第三季度,便僅以3.2%的增長速度,創造了5.85億的增量。
另根據安信證券數據,茅臺三季度報表發貨量大約8000噸,實際發貨量估計在8500-8800噸,少于去年的9600噸左右,報表增速和市場反差或因發貨較少所致。
與此同時,五糧液、瀘州老窖2018年前三季度分別完成了去年全年業績的97%和89%,而洋河、汾酒2018年前三季度業績已全面趕超去年全年。
橫切縱深剖析過后,便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名酒業績增速回調至20%,并非遭遇“減速拐點”。相反,他們已經在行業后調整期迅速站穩腳跟,并在根據整個消費大環境及時調整應對策略,把更多精力用在謀定未來之上。
這就好比在高速路上行駛的汽車,時速180邁固然可以體驗極致的“速度與激情”,但如若為長遠計,將速度降至120,無疑才是明智之舉。名酒的“20%”增速正是這個道理,而從這個角度而言,名酒企業表現出的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更勝以往。
分化的二線酒企: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名酒的“穩健”表現,并不意味著白酒行業三季度業績表現沒有亮點。即便在白酒行業整體增速出現回調的背景下,以古井貢、水井坊、舍得、酒鬼酒等為代表的二線酒企仍然保持著“沖刺速度”,成為這一季度的最大驚喜。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古井貢酒、老白干酒、水井坊、舍得分別以67.62億元、24.31億元、21.39億元、15.89億元等營收數據位列14家白酒企業三季度業績排行榜的7-10名。但在增速方面,水井坊、老白干則分別以45.36%、40.58%的成績奪得2018三季度白酒企業上市公司營收增速狀元和探花之位;而凈利增速前三則由舍得、老白干酒、水井坊以186.01%、109.22%、90.15%的成績斬獲。
值得一提的是,14家企業中,以7.6億營收居于末尾的酒鬼酒,在營收與凈利增速方面同樣可圈可點,其以37.83%、38.25%的成績,位列2018前三季度白酒上市公司營收與凈利增速榜的第4和第6位。
而綜合來看,這五家成長最快的白酒企業,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折騰”,以獲得“前期深度調整的效果最大程度的釋放”。
例如,古井貢酒的“折騰”是一個從弱變強的過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古井貢酒的利潤水平常被外界視為短板,即使是在其營收水平大幅領先的情況下,也因利潤水平相對較低,而引來對自身在安徽白酒板塊地位的爭議。
經過2018年的利潤釋放,古井貢酒的利潤水平無疑有了很大改善,這意味著一個更“強”的古井已然來到。如果把年份原漿的推出視為古井貢酒變強的開始,那么古井這一“折騰”就是十年。
老白干酒似乎在2018年也“折騰”得相當頻繁。品牌持續升空、渠道聯動豐聯“四姐妹”,甚至換了那句用了10年的廣告語。但如果真的仔細研究就會發現,老白干酒的“折騰之心”早在四年前就開始蠢蠢欲動,在它發現“我們慢了”的時候。
水井坊的“折騰”最為傳奇。2015年10月16日這一天,剛剛出任水井坊總經理8天時間的范祥福,在水井坊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首次亮相,從此拉開了水井坊的“折騰”序幕。此后的三年時間里,水井坊經歷了從谷底到高峰的奇幻之旅,不僅順利摘帽,還在2017年交出史上最佳成績單,順利跨入20億陣營。2018,水井坊繼續保持高增長,前三季度營收已經完成去年全年水平且超出近1億,成為業界內外討論高端白酒復蘇時繞不開的樣本話題。
比較起來,舍得酒業“折騰”的時間要短一些,業內普遍認為是“改制2年”,但“折騰”的成效卻十分顯著,成長速度遠遠領先其它高端白酒品牌。單第三季度利潤,便已幾乎與上半年持平。而除了盈利能力,舍得酒業在品牌與渠道建設、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創新思路也為舍得高質高速發展提供了保障。
循著前人的腳步,伊力特、金徽酒、青青稞酒也走上了這條“折騰”的道路。然而雖在同一個世界,懷抱著同一個夢想,卻面臨著截然不同的命運。2018年前三季度,相較于伊力特的可觀增速,金徽酒、青青稞酒凈利增速均告負,營收增幅也僅為個位數,形勢頗為嚴峻。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看來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這將是二線企業的真實寫照。
調整“收官”,最后的機會屬于誰?
縱觀行業歷次調整,每一次調整之后,有企業在高位滑落,也有酒企實現彎道超車,白酒江湖也便產生了新的競爭格局。這種類似每輪洗牌式的座位重排,也間接鼓勵很多企業發展的雄心。
從2016年結束調整期以來,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前四名座次一直保持穩定,就2018年前三季度的表現來看,未來幾年也應當沒有懸念。而從2017年來,牛欄山、汾酒、古井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雖然暫時形成了目前位次,但未來變動依然存在很大可能。
然而隨著調整期逐漸步入“收官”階段,機會性的席位越來越少,排位賽競爭也將日趨激烈。而等到最后一個企業就位,本輪行業洗牌便將告一段落,轉而在穩定中醞釀下一輪調整。
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區域酒企如何避免成為“韭菜”?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