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承古典而落實生活,成熟之藝術已臻虛實相生、動靜皆宜之境地,他的詩直探萬物之本質,窮究生命之意義。”這是對“詩魔”洛夫以及他的詩最為真切的一句評語,也是這位華語詩壇泰斗一生的寫照。
洛夫原名莫洛夫,他出生于商賈之家,卻從小癡迷于文學,甚至因為對蘇聯文學的喜愛,而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洛夫。在戰火中長大的洛夫,學業曾多次被打斷,對讀書的熱愛卻從未因此消減。1949年,當得知當兵后成績優秀者可進入軍校深造后,還是青年學生的洛夫欣然報名,從此隨船前往臺灣。臨行前,他順手從書架上摸了兩本艾青與馮至的詩集,決絕的他卻未料到,這一去,便是孤身漂泊的四十年,母親和家鄉只能出現在詩中,從此遙不可及。
洛夫與余光中并稱“詩壇雙子星”。1979年3月,洛夫在余光中陪同下,在香港于望遠鏡中望見隱約的故國山河,“近鄉情怯”,寫下了一首《邊界望鄉》。“故國的泥土,觸手可及”,詩言盡,濃濃的思鄉愁緒卻遲遲化不開。1988年8月,闊別大陸四十年后,洛夫終于得以回到故鄉。此后數年間,洛夫先后11次回到大陸訪問、開會、學術交流、旅游,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著名使者。
洛夫將超現實主義的技巧與中國古典題材相結合,創作了《長恨歌》《與李賀共飲》、《李白傳奇》、《走向王維》、《杜甫草堂》等一系列優秀詩歌。在現代文壇,洛夫以自己的堅守和探索,為華語詩歌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在臺灣,《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將洛夫評為中國十大詩人之首,他也曾因長詩《漂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洛夫說,自己的一生曾兩度經歷“流放”:一次是1949年,因為戰爭,他前往臺灣;另一次是1996年,因為詩意的自覺,他旅居加拿大。2011年,在外漂泊62年的洛夫回到大陸,于深圳定居。“心中有詩,瞬間即是永恒”,如今,“詩魔”不再,但一首首經典的詩文卻永久流傳,它們不僅敘述著一位詩人解不開的鄉愁,也記錄著那段不平凡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