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她是中國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勞動結晶,更是中國思想、中國哲學的具體體現。〗
酒,是一種文化,一門藝術。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表征,酒與中國哲學有著內在的文化聯系。中國哲學親自然、講感性、重思辨,或出世、或入世,此在“酒文化”中皆有反映與表現。透過“酒文化”,人們同樣可以深切地體味到生活的辯證法與歷史的真味,從中得到一種永恒的哲學啟示。
酒:水與火的辯證法則論及酒的哲學,最為突出的哲學征象,莫過于酒所特具的“水與火”的陰陽理念與辯證法則。酒,形似“水”,其性柔也,昔有“老子觀井,上善若水”,老子井邊觀望靜思,借水之柔性談人性本真與處世之道。
但“酒水”,其形雖柔,卻充滿剛烈之火。在中國豐富的酒文化中,“酒”以辯證的方式不斷演繹著自身的故事,尤其是在哲學的層面上,為古今的人們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鑒的思想范例。表現著宇宙的生命法則,亦柔亦剛、亦陰亦陽、一張一弛、一樂一傷。
孔子“飲酒以禮”,莊子“飲酒以樂”關于中國的飲酒和酒禮,主流的飲酒文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以禮論酒”理念,而不可忽視又極具韻味的另一種飲酒觀,就是莊子的“飲酒樂,不選其器”的思想。
孔子不反對飲酒,但他認為,禮具有神秘性、等級性、倫理性和節制性,而飲酒也被納入到四個方面闡釋。他的論酒是以禮為核心,而且他的酒禮實踐也是以禮為核心,酒在禮樂活動中自然而然地被賦予莊嚴而神秘的色彩。古人多認為飲酒是一種世俗禮節的,諸葛亮就有“酒之所設,成理而去”的說法。這種飲酒之目的當然也是一種選擇,但是在禮節下面往往缺少了飲酒的快樂。
而莊子談酒,卻與孔子不同,代表另一種文化精神在《莊子?雜篇?漁父第三十一?何謂“真”》中,莊子借漁父之口表達了自己的飲酒觀,“忠貞以攻為主,飲酒以樂為主”,甚至為了“飲酒以樂,不選其具”。在莊子看來,人應當保持自己天賦純真的本性,不為世俗所拘束。飲酒以快樂為主,為了快樂,酒具怎么樣都無所謂。
中國酒神精神的創造者莊子還是中國酒神精神的創造者,中國酒神精神的精髓就在于追求自由、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注重人生價值之所在。莊子提出“醉者神全”的概念:一個人從醉酒中讓自身暫且回復到些許的自然狀態,從而飲酒微醉、身心合一,放下內心的糾結,找到天人合一的感覺。這說明莊子不僅有過醉酒的經歷,而且得出“醉者神全”的高深認識。故自此名士競相仿效醉者神全,辛棄疾有“醉時拈筆越精神”的警句,無不體現出“酒神精神”。
莊子學派的飲酒觀念是中國酒文化史上與《詩經》、孔子為代表的中原禮樂文化的核心相對的一種飲酒文化觀念。在考察整個中國文人與酒的關系、整個中國飲酒文化時,都不能不談到莊子,而且每每談起,都會讓我們輕松而充滿樂趣。
“酒”這一特殊的文化之物,因中國人特殊的喜好及態度,在數千年的歷史與文化承傳中,不斷被豐富發展,賦予新的內涵,成為中國文化與歷史中最富有藝術光彩與最具有哲學魅力的一頁。
酒里乾坤大,壺中歲月長!中國白酒和中國文化的淵源,正如太極八卦,一黑一白、一陰一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分為二,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包羅萬象。含淀粉質的梁谷物,經過蒸煮、發酵、蒸餾、陳化老熟,就形成了豐富的中國白酒,中國白酒不像洋酒那樣單一、劇烈。你看淀粉質在酒曲等天然微生物和一定的環境中就能形成里面含有醇、酯、醛、酸、酮、萜類、芳香化合物等等一系列的白酒呈香呈味物質,這難道不是和兩儀生四象異曲同工。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不同,天人共釀天府之國產濃香,赤水河畔出醬香,牧童遙指杏花村,桂林三花美酒香,湘西酒鬼多馥郁,幽雅協調芝麻香,玉潔冰清玉冰燒,甘冽挺拔老白干,酒香芬芳是四特,濃頭醬尾醬兼濃,醬濃諧調濃兼醬,醇香秀雅小西鳳,藥香舒適尾凈長,小曲清香產云南,麩曲清香二鍋頭。其實細細分來可能遠不止這些,白酒的地域性多樣化無不體現中華名族的大融合,中華之大一統而又包羅萬象。
白酒就是一個小太極里面的成分有水溶性成分,有酯溶性成分,正如太極的一白一黑,各種成分相互溶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少了誰都寡然無味。白酒是一個個的微平衡,陳化老化,各分子間的締合、通過陶壇微孔的呼吸、加水的渾淡、老酒開瓶后的失光,這種微妙而唯美的平衡這難道不是中國的哲學。歲月的積淀,成就白酒的芬芳。
“酒乃百藥之長”在于她的包容,酒可以作為藥的溶媒使藥物更好的溶解和吸收,白酒本身也是一個解千愁的良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是文學創作的源泉,太白斗酒詩百篇。科學飲酒,健康飲酒,品飲好酒,是老當益壯的秘方,君不見白酒泰斗吐芬芳。中國白酒的和諧與包容是華夏民族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更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酒不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更是一種精神文化象征。飲酒的意義遠不止生理性消費,遠不止口腹之樂,很多時候,酒都是作為一個文化符號,一種文化消費,用來表示一種禮儀,一種氣氛,一種情趣,一種心境。
各位酒神,你怎么看?歡迎留言!
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