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踏春賞花的季節。而在白酒的鑒賞中,也有“觀花識酒”一說,其中“花”是指什么呢,那就是“酒花”。
清朝中期,集我國古代烹飪藝術大成的《調鼎集》一書就說:“燒酒(即蒸餾酒),碧清堆細花者頂高,花疏而粗者次之,無花而渾者下之。”意思是,酒花小而密的是好酒,酒花大而不密的要次一點,如果沒有酒花,酒質也不清澈,那就是品質差的酒。過去的白酒生產,由于缺少技術支持,無法檢驗酒精度,“看花識酒”主要是為了結合酒精度的變化來接酒,而現代白酒生產有了技術支持,看酒花只是作為業內人士鑒酒的一種輔助手段。
在蒸餾白酒工藝中,有一種叫作“看花摘酒”的技藝,總是給人高深莫測的印象,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不用酒精計測量,而是直接通過觀察酒花的形狀、大小、持續時間長短來掌握酒度高低的一種傳統技藝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所謂白酒酒花是指劇烈搖動容器內的白酒或者在白酒蒸餾、倒酒時,盛酒容器內酒液表面形成的泡沫。白酒是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不同度數的酒液,其表面張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搖動或沖擊酒液時,在酒液表面形成的泡沫形狀、大小和持續時間也不一樣,釀酒先人們根據多年的經驗積累,摸索出了通過看酒花便可以近似地估計出酒精度的高低,更加方便生產操作,掐頭去尾,量質摘酒。
1、如何觀察酒花?
面花:劇烈搖動后,看到酒液表層形成的泡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酒花;
里花:酒液中所形成的細小或細微點狀的小泡沫花;
邊花:面花周圍緊靠酒杯壁的酒花;
堆花:酒液表層所形成的面花的堆積厚度;
坐花:酒液面花或里花的持續時間;
散花:酒花的散去或消失。
2、怎么判斷度數?
大清花:花如黃豆、整齊一致、清亮透明、消失極快。酒度在65度——80度。
小清花:酒花大小如綠豆、清亮透明、消失速度慢于大清花,酒度約在50至60%。
云花:酒花大小如米粒、互相重疊(可重疊二至三層),存留時間比較久,約2分鐘,酒度在40~50%之間。
二花:又稱小花,形似云花,大小不一,大者如大米,小者如小米,存留時間與云花相似,酒度在15~40%之間。
油花:酒花如小米的1/4,布滿液面,大多為高級脂肪酸形成的油珠,酒度在5%時最明顯。
生活中判斷酒的好壞,與看花摘酒不同。因為酒花不僅與酒度有關,還與酒齡、溫度、儲存條件和微量成分等相關。
3、酒花與溫度
同一款酒在夏季酒花較冬季大,沒有冬季坐花時間長,且冬季酒液比夏季掛杯較厚。溫度高時,面花較大,花子不夠均勻,坐花時間短;溫度低時,面花較小且均勻,有堆花現象,坐花時間長,里花持久。
生活中判斷酒的好壞,與看花摘酒不同。因為酒花不僅與酒度有關,還與酒齡、溫度、儲存條件和微量成分等相關。存放多年的老酒,會因為酒中微量元素的化合反應變得更加醇厚飽滿,無論是掛杯程度還是酒花持續的時間,都跟新酒大不相同。即使因為度數較高的關系,酒花很大,但醇厚的酒體還是會讓酒花保持更長的時間。因為酒的緩慢酯化提高了它的粘稠度,讓酒花變得更穩定了。
好的酒是有生命的,酒花好比人的脈搏。同一度數的純糧酒則坐花時間長,花子均勻且小。而酒精勾兌酒面花較大、不夠均勻、坐花時間短。除了酒精與水之外,酒液中還含有己酸乙酯等化合物質,這些同樣對酒花大小、厚薄、坐花時間都有影響。
不過,現在造假水平也提升了,通過添加劑,也能人為制造出酒花現象。因此判斷酒質好壞亦需要綜合比對,在排除添加劑影響的前提下,對酒花的大小、均勻程度、堆花狀態、坐花時間長短,酒花變化狀態來進行參考。
總之,“觀花識酒”這個技能是讓大家在喝酒之時,能多一種樂趣。但酒花并不是判斷酒度、酒質的準確標準,判斷酒品質的好壞,還是需要靜心品味進行深度感官鑒定。
在這春暖花開之際,讓我們來一同觀花識酒,增長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