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82年“山西杏花村遺址”的小口尖底翁被發掘出土,并被認為是中國迄今為止最早的一種釀酒器具和禮器出土后,中國酒文化的起源和六千多年的傳承史,便得到了考古實證。
中國的“酒文化”與“人類文明”同時誕生,成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總結過去,影響未來。
什么是文化?
臺灣原文化局局長、現代作家龍應臺說,“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條件中形成的,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守的東西”。
文化的“價值”和“秩序”是什么?
應該是“真相”和“導向”。
中國“*早的酒器”、“酒文化起源地”、“六千年傳承史”就是真相;對“假惡丑”鞭撻,對“真善美”弘揚,就是“價值和秩序”的導向。
——這正是中國人需要堅守和傳播的“中國文化”。
什么是“文化名片”
“最早的酒器”是體現“最早的中國”的一個代表,這種真相探求是一種“文化尋根”,**目的是為了發現“中國文化”背后的故事、傳承和力量。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引以為豪的歷史文化或傳統魅力,并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名片”向外輸送。
一個“文化名片”是什么?
有人認為,是那些大氣磅礴、如雷貫耳的史詩建筑和名勝古跡;有人認為,是那些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人文傳承或民族產業。
比如,美國文化的“名片”有“可口可樂、牛仔服、快餐、自由女神像、好萊塢”等;法國文化的“名片”有“盧浮宮、埃菲爾鐵塔、香水、繪畫、葡萄酒、服裝、箱包”等;中國文化的“名片”有“中餐、功夫、瓷器、絲綢、茶葉、中藥、白酒、長城”等。
中國“文化名片”背后的“價值”和“秩序”是什么?
是什么力量支撐中國走到現在,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斷脈的“文明古國”?
“中餐文化”的價值魅力
有機構做過這樣的調研:在全世界所有的國家中,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名片”是中餐,其次是“中國功夫”。
這與中國傳承的“國情制度”和“民眾信仰”有直接關系。
中國的信仰是“天為大”,代言人是“天子”。中國自古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吃飯是天大的事,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其他都可以往后面放放。
“活下去”才是第一位——這是中國人的樸素邏輯和基本觀念,也是中國人堅韌求生、務實內斂、自娛自樂、達觀向上的人生哲學。
在貧窮節儉時期,中國人盡管住不上豪宅、騎不上大馬,穿不起霓裳,但在吃上并不怕麻煩,山野菜品,創意無限,很是“窮講究”,盡量讓一家人其樂融融。尤其趕上節日、慶典、聚會期間,飲食盡量豐盛,場面盡量熱鬧,每個人都沉浸在“節慶聯歡”的美好之中。
窮時堅韌求生、自娛自樂,對食物“窮講究”。一旦富裕起來,往往更加食不厭精,講究品味排場,禮節傳承,這是中國人對“美食”追求的“一貫性”。
中國的富人會把“飲食”當成一種生活“品質”和“文明”,看作“階層地位”和“生活品味”的象征。富貴人士對飲食的工藝、道具、場地、食材、規格、禮節、等級、規模等,很是在乎。這種飲食文化《紅樓夢》里體現的*為淋漓盡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從家庭到家外,“吃飯上桌”絕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還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滲透”,潛移默化,日積月累。
無論貧窮還是富裕,中國人對美食的情有獨鐘,天然嗜好,顯示出了一種獨特的民族性,一種多元立體的“文化精神表達”。因此,中國有“美食之國”的稱譽,一直**世界。這種“文化精神表達”在《舌尖上的中國》也被很好地體現出來。
一直以來,中國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段子——“吃中國美食,住美國房子、取日本女人、開德國汽車、穿法國服飾”。
除了戲謔之外,正如德國汽車代表了德國人的嚴謹,法國服裝代表了法國人的浪漫,“中國美食”也代表了“中國文化”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民族力量。
酒是中國人的“餐桌神器”
酒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魔咒”和“神器”。
中國人把酒叫“XX春”和“瓊漿玉液”,西方人叫“人間魔水”。
自從有了酒,改變了人類“吃飯充饑”的本質目的。人們不再為了吃飯而吃飯,“吃飯”還有別的興趣、功用和目的。
有個段子說:“喝酒”和“穿衣”是“人與動物區別”的“兩大標志”。
動物:吃飯、工作、玩樂、做愛、睡覺、思考。(注:1、牛、馬、狗、象等都在為人類工作,很辛苦;2、狗、狼、虎、豹等很會思考,善于斗智斗勇)。
人類:吃飯、工作、玩樂、做愛、睡覺、思考、喝酒、穿衣。
可見,“喝酒”是人區別于動物的主要生活方式。
中國自古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和習俗,酒成為中國人無可替代的“餐桌神器”。
幾千年來,與其說,是中國人對美食的天生嗜好,釀出了“酒”這種“瓊漿玉液”;不如說,是“中國酒”推動了美食文化的高速發展,沒用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何來“酒店”“飯店”的密集林立和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