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網河南
春天到來,萬物復蘇,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山水草木,重又煥發出勃勃生機,低處一叢紅艷,高處枝頭雪染,滿眼迷人的春色將寒冷與陰霾一掃而空。春天里,邀三五好友踏青賞花之余,品一品春釀酒更成為無數人的心頭好。
秋收糧,冬入窖,春出酒。春釀之說,從古至今流傳千年。《詩經》中曾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春釀一年只有一季,稀少難得,故也有“春釀貴如金”的說法。歷史上,同樣愛好春釀的詩人給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佳作。唐朝詩人趙嘏在詩中寫到“春釀正風流,梨花莫問愁”, 宋代周密也曾感嘆“薰然四體知,恍若醉春釀”。
想釀造一壺好的春釀,溫度、糧食、水質等條件缺一不可。作為飲者,雖不必深究其釀造過程,但如何挑選搭配春釀的下酒小菜卻是一門講究,相比于司空見慣的佳肴,獨屬于春天的、田野間的翠色新綠才是上上之選。薺菜、槐花、榆錢、香椿芽、馬齒莧、蒲公英、車前草、灰灰菜,要吃到這春天的饋贈,也要下足一番功夫才行。
挖菜的時節,要挑選得當,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天氣尚寒,人與植物都還得小心翼翼,摸索著外出的時機;太晚了要么慢人一步,收獲堪憂,要么花落菜老,敗興而回。待春日乍暖,趕早起床,裝備齊全地奔赴郊野,低頭付出后必有一番屬于春天的奇妙收獲,或蒸,或煮,或涼拌,或清炒,用一桌熱氣騰騰的野菜宴致敬春天的無私。這樣的餐桌上,一瓶杜康美酒自然更不能少。
冬抱翁,夏必藏,陰陽相諧,道法自然,數千年來,杜康始終堅守著“三蒸三釀,五齊六法”的釀造技藝,每個環節都嚴格遵循古訓,一絲不茍。精選高粱為釀酒原料,以優質小麥采制,高中溫混合使用,采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入槽,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釀出來的瓊漿呈微黃或無色透明狀,清澈透亮。酒一入口,酒香直沖鼻腔,余味舒適持久,且飲后不上頭。
春分漸至,耕耘不遠,勞作之前,約上三五好友,品杜康用好糧、好水、好手藝釀造的醇厚美酒,再搭配上這滿滿一桌的春日饋贈,豈不妙哉!(孟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