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糧工序
(1)泡糧
①目的:在泡糧時,高粱吸收水,淀粉粒間的空隙被水充滿,淀粉粒逐漸膨脹,使蒸煮過程中易蒸透心,糊化良好。高粱原料中,含有較多的單寧,在泡糧過程中,單寧大部分可溶于水中除去,有利于糖化和發酵。同時,高粱中的沙石雜物經泡糧后可隨水流去,使原料更加干凈。
②要求:吸水透心,吸水均勻。
③要點:泡水要足,泡糧攪拌后保溫73-74攝氏度。泡糧時間,糯高梁6-10小時,粳高粱5-7小時。干發8-10小時。
④操作方法:每天蒸完酒后,洗凈底鍋,燒開水泡次日原料。每100千克原料約需泡水165千克。泡糧時將開水迅速舀入泡糧桶內,然后將原料倒入,即先水后糧,這樣可使泡糧桶內上下水溫-致,使糧食受熱、吸水均勻。若先糧后水,將使一部分糧食受熱時間較長,一部分受熱時間較短而吸水不勻,而且易成灰包,無法泡透。泡水溫度90攝氏度以上。原料倒入泡糧桶后,用木鏟或鐵鏟沿桶邊至桶心將高粱翻-一次,刮平糧面。泡糧水位應淹過糧面約25厘米,此時檢查水溫應在75攝氏度以上,隨即加蓋保溫,待2-3小時后揭蓋檢查一次,不使糧粒露出水面。經6-10小時后放出泡水,吊至蒸糧入甑,泡后糧食每100千克增重至168-170千克。
泡糧要用開水,并必須保溫,促使糧食吸水,同時溫度高,可殺滅原料中的雜菌并使酶作用鈍化,減少淀粉變糖的損失。
泡糧用水量每天要基本固定,使泡糧攪拌后達到73 -74攝氏度,不能過高或過低。如有高低可調節水溫水量。若水溫高至74攝氏度以上,則糧食中的部分淀粉破裂糊化,容易生法結塊。
泡糧時要翻動一次,使糧食和水混合均勻,避免產生灰包,使糧食吃水均勻-致。但不宜翻動過多,更不宜中途翻動,以免造成淀粉損失。
泡糧時間要基本固定,不能過長或過短。若泡糧時間過長,則溫度下降,雜菌感染翻泡,可造成淀粉和糖分損失;時間不夠,糧粒吸水不透,糊化不易徹底。
(2)蒸糧
①要求:熟糧柔熟、泫輕、收汗、水分適當,全甑均勻。出甑時化驗水分含量,糯高粱59%-61%,粳高粱60%-61%。糧粒裂口率89%以上。
②要點:準確掌握初蒸、燜水、復蒸時間,使熟糧淀粉裂口率高,軟硬合適。水分適當,全甑均勻。
③操作方法:上班時勾火(或沖蒸汽),摻好底鍋水,水面離甑橋15-16厘米,安好甑橋甑箅,填好邊緣縫隙,撒稻殼1層(2-3千克), 用水潑濕掃平。待底鍋燒開后即可撮糧入甑,在泡好的高粱中拌入適量的稻殼,使疏松上汽均勻,在40-50分鐘內裝完;再經2-3分鐘,燕汽便可穿出糧面。
專欄傳統白酒全套釀造技術作者:王杰釀酒69.9幣47人已購查看初蒸:裝完甑5-10分鐘即可圓汽,加蓋初蒸,糯高粱蒸10-15分鐘,粳高梁16-18分鐘。
蒸燜水:初蒸畢,迅速將燜水從燜水簡摻入甑內(水溫40-45攝氏度),使燜水在甑內由下至上摻入,在4-6分鐘內摻完,水量要淹過糧面6-7厘米。此時,甑內下層水溫60-65攝氏度,糧面層溫94-95攝氏度。經仔細檢查甑內糧粒不頂手、粑硬適當時放燜水。從燜水淹過糧面至開始放燜水為燜水時間,一般糯高梁為10分鐘,粳高梁為16-20分鐘。
復蒸:迅速放去燜水,加大火力蒸糧,圓汽后繼續大火復蒸,糯高粱蒸約60分鐘,粳高粱蒸80-90分鐘。檢查糧食,應是不頂手,已完全柔熟,陽水少,表面輕泫,即可出甑。出甑后檢查糧食收汗、裂口率89%以上。在熟糧出甑前約10分鐘揭蓋,將工具、簸箕等敞蒸10分鐘,利用蒸汽殺菌。熬好的熟糧每100千克 約增重至230千克,化驗水分約為58%。
蒸糧時應防止塌甑和溢甑。塌甑是指穿汽不均勻或部分不穿汽。這是由于裝甑時火力小、糧食倒得不均勻或甑算未清洗干凈引起的。溢甑是指底鍋水沸騰后沖到甑箅上面。這是由于底鍋水摻得太多或底鍋水不清潔所致。此種現象發生時,甑底糧食因吸收水分過多而結成團塊,致使蒸汽上升困難,影響上部糧食糊化。
糧粒入甑和放燜水后的圓汽時間火力要大,穿汽要快(要求不超過30分鐘和15分鐘),使上下甑受熱時間差別小,吸水均勻,其他時間可用中等火力。
燜水要從燜水簡中自下而上摻入,利用溫差造成擠壓力,促使糧粒裂口;并且,為使熟糧淀粉裂口率高,燜水時要求糧粒多數在70-80攝氏度溫水內浸泡。實際上是上層溫度高于下層。燜水時不開火門,摻燜水要快,燜水溫度-般40-45攝氏度,不宜過高。
底鍋水多少,以燜水剛接觸甑箅時水溫在70-75攝氏度為宜,可固定燜水溫度后以增減底鍋水來調節。但底鍋水離甑箅最多不能少于17-20厘米,以防溢甑。當底鍋水量調節恰當后,每天應掌握準確,以免影響水溫變化。
熟糧水分對培菌發酵有很大影響,不能過多或過少。操作條件固定(如泡糧水溫、泡糧時間、初蒸時間、燜水溫度等),燜水時間長短可以決定水分多少。據經驗,大約延長燜水時間2分鐘,可增加熟糧水分1%。實際操作要同時用感官掌握(手捏粑硬),最后用化驗數據或稱重結果來校正感官的判斷。如果發現上下甑糧粒水分不勻或糧粒上軟下杷時,可用放燜水的快慢調節。如果燜水后發現偏粑、偏硬,可適當縮短或延長復蒸時間。熟糧水分多少,應視季節和配糟酸度不同稍加調節。冬天發酵溫度較低時,熟糧水分在60%-61%,熱天發酵溫度高時應為59%-60%,以減緩發酵速度,少生酸。當配糟酸度正常時,熟糧水分60%-61% 合適,如酸度偏大,可減少至59%-60%,嚴重時可再降1%,以減少發酵中的生酸量。
專欄全套小曲白酒釀造法作者:王杰釀酒59.9幣27人已購查看熟糧中稻殼用量多少對培菌有影響,一般用量為原料的2% (包括甑底、甑面、出甑、攤晾所用的全部稻殼)。有時因曲藥性能不同,箱溫上升緩急不合要求,培菌不好時,可適當增減稻殼用量進行調節。箱內使用的稻殼和蒸餾時酒糟中拌入的稻殼,必須全部清蒸過。
在蒸煮后,高粱顏色會變深,即由黃紅色逐漸轉變成烏紅色。這是因為糧食在浸泡時由于糖化酶的活力使少量淀粉變成糖(或高粱本身所含的糖),在蒸煮過程中產生類黑素,這種物質呈褐色,致使糧食顏色加深。此外,高梁外殼中的單寧和花青素,經加熱后起了變化,顏色也會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