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齡老!
——這是濃香型白酒“老窖出好酒”的至高法則。
每次,我到瀘州聞到濃濃的酒糟香時,就會想起:“風過瀘州帶酒香,人到瀘州醉一場”這段描寫瀘州的歌詞!2013年5月,七彩貿易公司舉辦了一場650人參加的“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上市發布會”,員工們上臺演唱這首歌的情景也隨之浮現…..
在瀘州市區三星街的國窖廣場,有一批自公元1573年(明朝萬歷年間)起持續釀造至今至今447年從未間斷的1573國寶窖池群,它們每一天都在創造歷史。這里是我國現存建造早、持續使用時間長、保存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是與都江堰并存于世的“活文物”。
1996年,國務院頒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國窖”。2006年,因對人類文明的特殊貢獻,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瀘州老窖1619口百年老窖池群、16家瀘州老窖古釀酒作坊,以及純陽洞、龍泉洞、醉翁洞三大藏酒洞,在2013年一并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入選數量、規模和類別均居全行業之首。
在明萬歷年間,“舒聚源”作坊在瀘州城南營溝建泥窖,精選城外五渡溪優質黃泥踩揉建成發酵容器,并以龍泉井水為釀酒用水,創研“萬年母糟,續糟配料,泥窖生香,密封發酵,看花摘酒,窖藏老熟”的釀酒技藝,為瀘州老窖酒釀酒技藝進入成熟階段奠定基礎。
在瀘州老窖,筑窖原料用的是細膩無沙的黃泥,這些泥土均取自于瀘州“五渡溪”,其色澤金黃,綿軟細膩,不含砂石雜土,鈣、鐵離子含量少,粘性極好,無須經過防滲處理即能保水。
瀘州老窖老窖池,歷經數百年的持續不間斷釀酒,經過無數次酒液浸染,泥色由黃變烏,由烏轉灰、轉烏黑,再轉灰白,泥質由柔變脆,在光線的照射下顯現出紅、綠、藍等斑斕色彩,且有一種香沁脾胃的香味,以此老窖釀出的酒格外“醇香濃郁、清冽甘爽、飲后尤香、回味無窮”。經中科院食品發酵研究所研究,瀘州大曲老窖池經數百年持續釀造,窖池中含有的微生物逐漸形成了良性的生態系統。其微生物種類多達600余種,且數量龐大,種類及數量在世界酒窖中名列榜首。
封窖泥 窖帽
窖底 窖壁
泥窖生香
窖泥是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在糧食發酵的過程中,酒糟中的有益成分和營養物質能滋養出大量的釀酒微生物。窖池使用越久,微生物種類繁衍富集越多,使得越老的窖池釀出的美酒越醇香。
歷經數百年的持續不間斷釀酒,微生物不斷生息繁衍,以此老窖釀出的酒格外“醇香濃郁、飲后尤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長”。經中科院食品發酵研究所研究,瀘州老窖老窖池經數百年持續釀造,窖池中含有的微生物逐漸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系統,其微生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是研究中國釀酒工藝的極限樣本。
使用泥窖釀酒,可以充分利用地表散熱和保溫,使發酵能在相對低溫的環境中以緩慢的速度進行,有利于抑制雜菌過度生長,從而減少酒中的燥、辣等雜味成分的生成,產生醇和、濃香、甘美的口感風格。
國窖1573窖池剖面圖
續糟配料
即每完成一次發酵周期,去掉1/4的窖帽部分的老糟,再加入新的1/4的糧食,讓新糧老糟代代循環、四季輪回、周而復始,就像一根繩子每次取1/2,永遠取不完一樣,微生物繁衍棲息、代代接種,微生物種類越來越復雜,隨著時間的推移,酒體越來越濃香。
瀘州百年老窖池群分布于瀘州老城區
瀘州老窖窖池群主要分布在瀘州市江陽、龍馬潭兩區,地理位置為東經105°19′36″—105°33′05″,北緯28°46′10″—28°57′43″之間,成簇散布于瀘州城區的大街小巷,如江陽區三星街營溝頭、皂角巷;龍馬潭區小市(下大街、什字街、新街子、過江樓)及羅漢鎮。
1.溫永盛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江陽區營溝頭。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原作坊主溫筱泉,在民國初年,曾官居國會議員,1915年,所釀“瀘州老窖特曲”獲得國際巴拿馬金獎。作坊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原有窖池150口,其中82口合并為41對“鴛鴦窖”,45口合并為15戶“合家歡窖”。作坊窖坎和晾堂由青磚和青石鋪砌。
2.鼎豐恒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江陽區營溝頭。始建于明末清初,原作坊主胡煥章。作坊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原有窖池96口,現合并為48對“鴛鴦窖”。作坊窖池地面和窖坎均由青石鋪筑。
3.春和榮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江陽區營溝頭。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原作坊主李華伯,其妹李青林解放前為地下黨萬州市委書記,后被捕就義于重慶渣滓洞國民黨監獄。新中國成立后,李華伯的春和榮作坊率先響應黨的號召實行公私合營,李華伯本人就任新中國瀘州市第一任副市長。作坊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窖池21口,呈不規則分布,作坊地面和窖坎均由青石鋪筑。
4.永興誠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江陽區營溝頭。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原作坊主張安浦。作坊占地面積3065平方米,原有窖池168口,現合并為84對“鴛鴦窖”,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5.洪興和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江陽區營溝頭。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原作坊主方廷輝。作坊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有窖池92口,合并為46對“鴛鴦窖”。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6.協泰祥、裕厚祥、永生祥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小市新街子53號。始建于清雍正年間,原作坊主彭世楷、彭德修、王載之。作坊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現有窖池60口。作坊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7.勝發祥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羅漢鎮。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原作坊主焦顯忠。原有窖池94口,合并為47對“鴛鴦窖”。占地面積2110平方米,窖池呈不規則排列。作坊為土木結構,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8.桂花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羅漢鎮。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原作坊主方廷輝。作坊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原有窖池58口,現合并為29對“鴛鴦窖”,窖池呈不規則排列。作坊為土木結構,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9.大興和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羅漢鎮下院子。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原作坊主胡在田。作坊占地面積3700平方米,現有窖池124口。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10.鴻盛祥、富生榮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小市過江樓1號。始建于清道光年間,鴻盛祥原作坊主為梅洪鈞,富生榮原作坊主為張紹奎。作坊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現有窖池41口,內設木質二層閣樓,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11.生發榮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小市什字頭24號。座東南向西北,始建于清咸豐年間,原作坊主陳光鈺。作坊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分為上下兩層,由18級垂帶石階踏道相接,共有32口窖池。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12.醇豐遠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小市下大街46號。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原作坊主鄧志鼎。作坊建筑依山勢而建,為前店后廠格局。前店與作坊間由19級石階如意踏道相接,后坊高出前店4米。作坊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現有窖池32口。作坊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13.定記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江陽區皂角巷57號。始建于清光緒年間,原作坊主胡鑄良。作坊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現有窖池37口。作坊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14.協成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羅漢鎮。始建于清末民國初年,原作坊主商協成。作坊占地面積7347平方米,現有窖池176口。作坊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
15.泉記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羅漢鎮。始建于清末民國初,原作坊主曾小泉。作坊占地面積13674平方米,現有窖池334口。作坊地面和窖坎由青石鋪筑,建筑。
16.順昌祥窖池群及釀酒作坊
位于龍馬潭區羅漢鎮。始建于清末民國初,原作坊主曾義生。作坊占地面積3673平方米,現有窖池100口。作坊地面和窖坎皆由青石板鋪筑。
瀘州老窖在我國五屆全國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國家名酒”,是唯一蟬聯歷屆國家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它奠定了瀘州老窖在行業中“濃香鼻祖”、“濃香正宗”、“酒中泰斗”的卓越地位。
今天,我從瀘州老窖老窖池的資源優勢,與朋友們分享了瀘州老窖的七大釀酒資源優勢之二:窖。
下期,我再來與朋友們分享瀘州老窖的釀酒資源優勢之三:藝。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于瀘州老窖官網及有關瀘州市的網絡介紹資料)
我@孔文松新零售#瀘州老窖高粱熟了社交新零售# 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