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支云
被譽為中國醬香泰斗
華茅技藝第三代宗師
中國白酒文化活化石
茅酒創始級酒師之一
榮獲珍酒廠終身榮譽
1923年農歷8月21日,具有傳奇色彩的華茅第三代宗師張支云降生在貴州崇山峻嶺間的仁懷縣二合鎮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高潮村。
1936年春夏之交,小支云的母親撒手人寰,追隨他那早逝的丈夫去了另一個世界。8歲的小支云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埋葬母親,只身一人開始了苦難的流浪生涯。
離家之后的張支云在赤水河當過纖夫、討過飯,幸運的是,他在酒坊的大門外歇腳時遇到了“成義燒房”的掌火師劉澤恒,開始了他酒坊的學徒生涯。
端別人飯碗是不容易的,一直看人臉色行事的人生經歷,奠定了張支云的基本品性:行事謹慎,做事認真,勤快聽話。這引起了酒坊大師傅鄭應才的關注。
因為他聽話、勤快,被免去了七年學前辛勞,進入了釀酒作坊學習。后因其釀酒天賦展露,經過劉澤恒撮合,在嚴肅的拜師儀式后,正式拜入鄭應才門下。
▲茅臺酒廠工作的張支云(中)
1951年11月8日,仁懷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為盡快提高茅臺酒產量,保障供給,政府選拔了一些得力的地方干部參于管理。
張支云和師傅鄭應才、掌火師劉澤恒等成義燒房的39名酒師、員工都成了貴州省專賣事業公司仁懷茅臺酒廠的正式職工。
在鄭應才、張支云師徒的認真工作下,茅臺酒品質始終保持在“最佳”。1952年9月,新中國首屆全國評酒會上,茅臺酒被評為“八大名酒”之首。
1974年8月,茅臺酒啟動異地試驗,三年過后,這項科研還是沒有成功,在這種情況下,張支云抗住了巨大的壓力,接下了這份重擔。
最終在1985年11月,在他的帶領下,根據鑒定會的結論,貴州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正式行文“同意鑒定意見”。至此“貴州茅臺酒易地生產試驗(中試)”圓滿成功。
▲珍酒酒廠工作的張支云(中左一)
時間來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已成為中國醬香泰斗的張支云和他唯一的嫡傳弟子張富杰,在水質最好的茅臺鎮觀音寺建起了自己的酒坊,釀造起了美酒。
如今,已改制為“華味集團”。由華茅第五代弟子陳星源接棒,把華茅宗師級的技藝和豐富的老酒窖藏相結合,釀造出五味協調的華味美酒。
弟子事師,敬同于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傳承師祖教誨,“讓普通老百姓也能喝上、喝得起茅臺的酒”。成為了華茅一代代傳承人的使命。
今年,張支云老先生已是99歲高齡。斗轉星移,寒來暑往,在八十多年的釀酒生涯中,不變的是老先生心中那份對釀酒的執著與堅守。
正是他身上那份專一的精神,讓釀酒有溫度,讓美酒更飄香。在此,華味集團祝愿他老人家,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本文部分資料節選自陳生鎧群先生
《華茅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