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酒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許多重大的場合都離不開酒。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所說的酒指的是“黃酒”,而不是現今市面上常見的白酒。那么問題來了,既然黃酒有著如此深厚的歷史淵源,為什么現在市面上更多的是白酒的身影,人們請客送禮也大多數是選擇白酒呢?
黃酒之所以式微,是有自身的原因和時代的局限的。首先我們要從白酒和黃酒的釀造原料說起,黃酒的釀酒原料是大米、糯米等谷物,淀粉在糖化和發酵的雙重作用下產生酒精,過濾之后便得到了清澈的黃酒。我們知道,中國傳統的主食便是米和面,在古代只有豐年有富余的糧食才會進行釀酒;假如在不豐收的年節還把大米拿去釀酒,就會造成餓殍遍野的情況,這一點在我國歷史上就已經經過驗證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反觀白酒,它是由高粱、豌豆等作物為主要原料進行釀制。高粱耐寒耐澇且產量較高,最重要的是它并非人們的主食,所以產出比較穩定,人們也就逐漸轉向了白酒。
至于說是時代的局限,個人認為也是因為黃酒的特性。新中國成立后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又遇上三年自然災害,大米都不夠人們吃又怎能拿來釀酒?基于此,白酒也就被國家所推廣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白酒的稱呼可謂是五花八門:髙粱酒、土燒酒、汾酒、白灑、小酒等,且沒有固定統一的酒精度,非常混亂。在“三大改造”的時候,白酒正式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生產。
相比之下,經濟價值不如白酒的黃酒,就只在全國少量地區得以保留;許多從前不喝白酒的地區,也開始飲用白酒。人們的飲酒習慣也開始慢慢轉變,從“綿甜”開始轉向追求“有氣力”、“能暖身”的白酒。另外,時代的局限還體現在營銷方面,茅臺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故事家喻戶曉,但黃酒有著眾多歷史典故和文章詩詞作為“文化背書”,卻連宣傳都少見,這也是黃酒沒落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黃酒打不過白酒固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根源還是在于其沒能把握住“風口”,在宣傳方面沒有找準發力點,導致這種有著上千年文化淵源的飲品,在如今鮮少為人選擇,甚至淪落為廚房的調味料,不得不讓人扼腕嘆息。
不知道大家對黃酒、白酒之爭有何看法,你個人更喜歡喝哪一種酒?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