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對神話傳說中,許仙聽信法海的話,在端午節那天給白娘子喝了雄黃酒,使其現出蛇身原型的故事。其實,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端午節喝雄黃酒
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涂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墻角、床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
傳說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認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
杭諺說:“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民間于此日將蒲根切細、曬干,拌上少許雄黃,浸白酒,亦有單獨用雄黃浸酒者,故名“雄黃酒”。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形成端午節飲雄黃酒風俗。同時,還要以雄黃酒涂抹兒童面頰耳鼻,或在額角寫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1、吃粽子
關于端午節的話很多人肯定第一步能夠想到的就是食用粽子,因為端午節吃粽子的話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記載了,所以端午節食用粽子的話肯定是屬于一種傳統的習俗的,而且關于端午節食用粽子的話我們都知道一些傳說是為了紀念我們的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來的,所以在生活中端午節食用粽子的話肯定是屬于一種傳統的習俗的。
2.賽龍舟
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也是屬于一種傳統的習俗的,在戰國時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流行的了,端午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將船包裝成為龍的樣子進行一些競技項目,既可以起到很好的娛樂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娛樂的作用,而且早在很久之前劃龍舟就已經被載入了體育競技比賽中的一種,所以在平時生活中的話是可以在端午節的時候進行劃龍舟。
3.雄黃酒
端午節的時候飲雄黃酒也是屬于一種特色的習俗的,因為端午節前后是屬于天氣較為的炎熱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一些蟲子和空氣質量的話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的,所以很多人在端午的時候飲雄黃酒也是為了可以起到祛除蚊蟲的作用,而且在古時古人飲雄黃酒是為了驅邪避禍的作用的。
民間還將吃剩的雄黃酒噴灑房屋壁角陰暗處,或貯藏起來,遇有蟲咬紅腫,可以涂抹解毒消腫。有井人家,還以雄黃一塊,裹以絲綿,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