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酒之初,禮之用。酒從一開始就是作為禮儀出現的,中國是禮儀之邦,華夏五千年燦爛文明,酒,成為鐫刻在國人靈魂深處的印記。
中華上下五千年,酒文化占據了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對我們來說,酒已經不單單是某一種物質,更是一種文化象征。
古代典籍關于酒禮的記載有很多,如西周的《酒誥》,西漢的《酒賦》,東晉的《酒誡》還有唐代的《酒經》《酒譜》等等。在古代,飲酒還非常注重儀式感。
古人之飲酒儀式感
在古代,喝酒是人們陶冶情操,排解憂愁,聯絡感情的主要方式。特別是詩人喝酒,講究情之所至,興之所歸。他們在飲酒中秉詩作賦,產生了很多千古絕唱。
王羲之千古名篇《蘭亭序》無不蘊藏著酒香,尋一花園涼亭,享受山水之美,備上文房四寶,喝點小酒,興致所至,便揮毫潑墨。
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又是多么的詩意。
古人喝酒還十分講究禮儀,由于受到儒家酒文化觀點的影響,古代飲酒禮儀分為四步,分別是:拜、祭、啐、卒爵。
“拜”指的是在飲酒前先做出拜的動作,表示對對方的敬意;
“祭”指的是喝酒前先將杯中的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
“啐”指品嘗酒味;
“卒爵”就是仰杯一飲而盡。
除此之外,古人飲酒還有其他講究,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飲前要行跪拜禮,然后才入座。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不能先飲盡。
在眾多酒文化中,不可不提到“三爵為限”的禮儀,古人倡導飲酒有節,飲不過三爵,過則違禮。
《禮記·玉藻》中提及:“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則坐。”意思是正人君子喝酒,喝到第三杯,就該自覺放下杯子,退出酒席。
如果酒過三巡猶然不止,酒量不好的人恐怕失態,所以普通的敬酒,都是以這三爵為度。
古人飲酒還不單單滿足于美食美酒的享受,輕歌曼舞可是酒筵上必不可少的配角。《詩經·小雅》記載:“賓之初筵,溫溫其恭……舍其坐遷,屢舞仙仙。”酒到醺酣處離席起身,載歌載舞,將整個筵席氣氛推向了高潮。
如果你以為古人喝酒都是觥籌交錯、把盞言歡,那你就錯了,除了高雅的飲酒禮儀,古人還發明了各種奇特飲酒姿勢,簡直妙不可言!
古人之奇特飲酒姿勢
1、碧筒飲
唐代佚名詩人有《碧筒杯》詩云:“酒味雜蓮氣,香冷勝于冰。輪囷如象鼻,瀟灑絕青蠅。”蘇軾也有詩曰:“碧筩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
“碧筒飲”源于魏晉時期,興盛于唐宋時期,就是用荷葉做成飲酒器,采摘剛剛冒出水面的新鮮荷葉,用筷子捅破使之與葉莖相通,然后從莖管中吸酒一飲而盡,倘若喝不下去,就會被罰酒。盛夏時節,花與酒的美妙融合,酒香蓮花香四溢,不得不讓人迷醉。
2、鼻飲
宋代朱輔《溪蠻叢笑》記載:“仡佬飲不以口,而以鼻,名曰鼻飲。” 陸游在《老學庵筆記》里也寫道:“俗有土著……飲酒以鼻,一飲至數升。”
鼻飲需要將蘆管插于鼻孔,從杯中吸酒。據說,用這種方法將酒通過鼻腔吸人咽喉,味道s甚好,而這種鼻飲法也盛行至宋代。
3、鬼飲、了飲、鱉飲
這三種飲法均來自宋代詩人蘇舜飲和好友石延年的發明。為了凸顯自己的個性,想出了如此怪誕的飲酒方式,讓人不得不佩服。
“鬼飲”,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驚悚,但其實跟鬼沒有關系。指在夜晚不點燈,在烏漆嘛黑的房間和好友摸黑喝酒,此情境就如同鬼一般,故取名為鬼飲。
“鱉飲”,就是把稻麥秸稈纏在身上,要想喝酒,必須像龜鱉那樣,用力伸出腦袋碰到前方的酒杯,如此反復直至酪酊大醉。
“囚飲”指如同囚犯一般狼狽喝酒,蓬亂頭發,光著腳丫子,還要帶著罪犯的枷鎖,隨后才能喝酒。
不得不說,古代的酒文化真是奇葩又有趣,高雅又詩意。喝酒需要儀式感,才不會浪費。好酒要用心去充分品味每一個酒分子的香味,喝到微醺正好,這才是真正飲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