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是酒之肉,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技為酒之魂。
釀酒程序多,工序有先后,缺一項、少一格、時間不足、超長延時都會影響釀出酒的香味、口感、酒體、色澤、光感。會東地區燕麥酒承的是彝家古法釀造技藝,屬于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該地區長久以來彝族人擅用的一種釀酒技法。
古法釀造燕麥酒,體量較小,多為家庭式釀酒作坊,原料必須選用當地出產的高寒燕麥,以小鍋小灶的形式蒸煮和釀造。傳統古法釀酒蒸煮上采用特制的鍋灶,灶基地不高,鍋上又有一層木甑,便于收集蒸汽。
搭建好烤酒的灶之后,需要去山中撿拾樹枝作為燃料,本地森林中多有喬木灌木叢,落枝有核桃、酸棗、松枝、板栗等,越多種類的樹枝對于烤酒的香味越有幫助,所以當地釀酒行家多選擇落枝多的季節進行釀酒。
燕麥顆粒雖小,但吸水性強,蒸煮熟度難度大,故而蒸煮過程時間較長,中途也會開蓋進行翻攪,以便均勻受熱。第一遍蒸煮之后,燕麥顆粒呈現光澤,充盈,飽滿,充分吸收了水蒸氣的狀態,這時才開始第二遍蒸煮。蒸熟后的燕麥變得很胖,富有一定的彈性,然后用特制的曲藥與燕麥攪拌均勻,靜待發酵。
古法釀造的蒸餾鍋又稱天鍋,底部是傳統鍋型,上半截更像是一口鍋倒扣,且旁出一直管道,通往灶臺上的一口缸中。古法蒸酒不能用大火,需用中火徐徐燃起,時間過半以后再行小火,最后一座小山一樣的柴火燒完,酒也烤得差不多了,灶臺邊的缸中已經有了清香宜人的燕麥酒。
拉瑪燕麥酒在吸收了彝家古法釀制燕麥酒的基礎上,引入更先進的現代設備,制定更細化的工序,將燕麥酒的釀造之法逐步發揚光大。現代設備和工藝精進的條件下,想要完整地獲得燕麥酒,其釀制工序共有十六道,分為:浸泡、初蒸、返蒸、悶水、靜置、煮離、復蒸、攤晾、撒曲、堆型、入箱、糖化、發酵、入甑、蒸餾、取酒。
其中第一個關鍵點在于浸泡,由于燕麥本身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其淀粉含量并不高,所以在蒸煮前必須進行浸泡;第二個關鍵點在于初蒸,初蒸途中不止是簡單的受熱,需要工人持續不斷地翻滾甑中的燕麥,保證每一顆燕麥都能得到水蒸氣的熏陶;第三個關鍵點在于撒曲,這里不是撒的手法或分量,而是曲種的特殊性,由于燕麥酒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和口感與眾不同,其所需要的曲種也是經過多次試驗并且引入了某機構研究成果最終形成的燕麥特有小麩曲。釀制工藝上燕麥酒屬于川法小曲清香工藝,但是選用的曲種并不是單純的小曲。
十六道工序對于燕麥酒而言只是釀制工序,距離它到人們的餐桌直接飲用還需要幾道必須的流程,包括室外老熟、窖內洞藏等。
釀制成的燕麥酒一般稱作基酒,燕麥酒基酒在初步獲取后會存放在室外的不銹鋼罐中,罐體特制食品級,上有孔徑與外界空氣接觸,使罐內酒液與外界交互老熟。新酒釀好以后其中會有醛類醇類物質,刺激性強不宜即刻飲用,所以白酒老熟是必須的一個環節。
數月室外老熟之后的燕麥酒會存入陶壇中,進入拉瑪酒窖進行洞藏。洞藏用陶壇,主要是其透氣性可以幫助窖洞內空氣與酒進行“微氧循環”,促進酒體的醇和度和柔順度,保證酒的口感和品質。
拉瑪燕麥酒釀造與窖藏所處的基地位置在2500米的高原之上,距離會東縣城30多公里,這里自然環境優良,地屬川滇交界,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年之中夏無酷暑,冬無寒冬,又有干季和雨季之分。干季釀酒,雨季休憩,日照時間長,山間為垂直立體氣候。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中,室外基酒老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山洞內窖藏又有著恒溫恒濕的效果,對于燕麥酒的口感香味和酒體成型有著極大的幫助。
特選高山燕麥糧配天然水晶泉之水,專造曲醅與非遺釀造技藝,于拉瑪燕麥酒而言缺一不可。糧為植株種子,泉為地下沃津,以軟木柴之真火炙高寒植之種籽,經層層工序釀成清香醉人之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