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期間,很多人少不了喝點,喝酒不開車很多人都明白,但吃東西也得小心點,一不小心也可能被“酒駕”。
某天晚上,交警大隊在高速收費站開展聯動整治行動,嚴查酒駕等交通違法行為。一名女司機因為吃了葡萄干,差點就成“酒駕”。
民警用“快速排查酒精測試儀”在對一名女性駕駛員例行檢查的過程中,發現該駕駛員所呼出的氣體中存在酒精成分。
面對這一測試結果,該名女司機感覺很意外,稱自己從來不喝酒,要求再檢測一次,儀器卻依然提示該駕駛員為飲酒駕駛。
這時該名女司機想起了自己剛剛吃過葡萄干,并拿出車內還剩有的葡萄干給執勤民警查看,說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自己“酒駕”了。
隨后,民警拿出帶有吹管的呼氣式酒精測試儀對這名女司機再次檢測,結果顯示其體內酒精含量為零,原來這名女司機真的是因為葡萄干而“酒駕”了。
所幸是虛驚一場,這名女司機也表示今后開車一定會注意飲食,被食物“酒駕”那就太不劃算了。
小編提醒:
部分食物在制作過程中都會用到黃酒、料酒、啤酒或白酒,因此在這些食物中都存在少量的酒精,如果食用后立即進行酒精測試,則可能會超標,比如豆腐乳、醉蟹(螺、蝦)、啤酒鴨、酒香雞脖、糟雞(肉)、酒釀丸子、酒心巧克力等食物。
經常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葡萄、蘋果、香蕉、梨等,如儲存不當也會產生酒精成分,一次進食過多的話也有可能導致測試超標。夏天常見的飲品酸梅湯,烏梅在加工或酵母菌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低濃度的醇類化合物,也可能會引起酒精測試儀的反應。
有些藥物同樣因為在其制造和加工過程中會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也就是酒精,也可能導致“被酒駕”。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治風濕類疾病的藥酒和糖漿等一些中成藥中就含有乙醇,一些注射液如氫化可的松、尼莫地平、血栓通、尼麥角林、托拉塞米、多西他塞等藥物,某些口腔清新劑、漱口水和花露水中也都含有大量的酒精成分。
被“酒駕”時不要慌
如果駕駛人吃了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或是吃了有些變質發酵的水果,在交警酒精檢測過程中被測出達到酒駕標準,那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這些食物入口后,會有一定的酒精量在口腔中短暫停留。在這個時間里,對其進行呼氣檢測的話,確實會檢測出一定的酒精含量。但這只是短暫的,駕駛人可以說明情況,用清水漱口后再次檢測,通常這個數值馬上會降下來,甚至會歸零。即便短時間內不能歸零,也不要緊。駕駛人可以當場向交警提出異議,要求去醫院做血檢。交警最終會以血檢結果作為處理依據。
廣大駕駛員在駕車前一定要注意飲食,切莫被“酒駕”,如果不慎因食入上述食物或藥品被懷疑酒駕也不要著急,等候五到十分鐘再測試一次,一般口腔內酒精成分都會自然消失。
責編 / 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