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強質固本,守正創新”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白酒黃淮核心產區高質量發展峰會在仰韶仙門山舉行。此次峰會上,蘇魯豫皖四省主流酒企相關負責人表示,“融合共生”是黃淮白酒產區發展的本色,如洋河的綿柔型、古井貢酒的淡雅型、國井酒業的清雅型、仰韶酒業的陶融型等均體現了黃淮產區“融合共生”的地域特點和魅力。
而在今年成都春糖期間舉行的“首屆中國酒業香型大會”上,不少業界專家也指出,隨著消費者對白酒需求的多元化、個性化的提升,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釀酒工業的發展,白酒香型必將更加豐富多彩,香型融合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態勢。
所謂香型融合,即在濃香型、清香型、醬香型和米香型等四大基本香型基礎之上,將一種、兩種或兩種以上基本香型的制曲、釀酒工藝加以融合,形成獨特釀造工藝,并結合當地地域、環境、氣候等衍生出的復合香型白酒,上述洋河、古井貢酒、國井酒業、仰韶酒業等酒企的各自香型品類就屬于“香型融合”范疇。
業界主流觀點認為,白酒品類差異化創新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命題,香型融合將是白酒消費擴展的新土壤。果真如此?
合久必分,香型時代
常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這一經典語錄同樣適用于白酒香型發展史。
作為中國獨有的酒精飲品,白酒傳承至今已有數千年,但區分香型則是在建國后,距今也不過區區40年多年發展歷程。
1952年和1963先后召開了第一屆、第二屆全國評酒會,前者依靠“香、醇、甜、凈”感官評價標準評出了“四大名酒”,后者則運用“色、香、味、格”的感官評審標準,評出了“老八大名酒”,但彼時尚未明確區分白酒香型標準。
白酒香型真正確立,是在1979年舉行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此屆評酒會上,不但首次根據不同香型進行評比,還通過“色、香、味、格”四個評判標準確定了白酒四大基本香型。至此,白酒進入到“香型時代”
需要指出的是,這屆評酒會雖然明確了白酒香型劃分,但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便于評酒考量,所以當時并未在消費市場引起過多關注。此后,隨著行業長期、大力度宣傳,白酒香型劃分標準才逐漸被大眾認可和接受,從而積極引導了行業向前發展。
當前,消費者在購買白酒時,香型已成為重要參考依據。貴州釀造的醬香白酒更正宗,四川出產的濃香白酒品質更高,山西清香白酒更純正凈爽等已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廣泛認知。可以說,香型劃分對于白酒產區形成起到了不容忽視的推動作用。
此外,香型劃分也激發了行業對白酒香型的研究,并促使香型融合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標簽。截至目前,“國標”確立的白酒香型已達十二種之多。除了四大基本香型,其它香型基本都是屬于香型融合范圍。
在“國標”香型之外,很多企業近年來也都提出了各自的香型融合品類,以描述產品的獨特風味,進而獲得更多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認知,金種子馥合香型、白水杜康杜香型、仰韶陶融香型等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
顯然,香型融合是白酒行業吐故納新,進而呈現百“香”齊放的有力見證。
香型融合,時代使然
香型融合之所以呈現蓬勃發展之勢,是時代發展的使然。具體來看,主要得益于釀酒技術轉型升級的助推,區域酒企自身差異化競爭的促進,以及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提升。
首先,香型融合是釀酒技術升級、創新的產物。白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二者合計占比約為98%,余下的約2%含量為風味物質,主要是由不同釀酒工藝形成。也正是這不足2%的風味物質決定了白酒味道以及香型品類。
當前,隨著行業對白酒風味物質量比關系研究的持續深入,以及越多越多酒企將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運用到白酒釀造的全過程,并創新釀造工藝,香型融合也就此應運而生。
其次,香型融合是區域酒企實現自身差異化競爭,破局市場的有力“武器”。依靠香型占位成功案例,在白酒行業有很多,比如茅臺之于醬香、五糧液之于五糧濃香、汾酒之于清香、瀘州老窖之于單糧濃香等都是個中典型代表。
也因此,在當前白酒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區域酒企為了保持穩定發展空間,占位某一香型品類成為重要突破口,以期復制一線名酒成為模式,仰韶酒業是其中比較成功的案例。
2009年,仰韶酒業陶融香型系列產品彩陶坊正式面世,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依仗。2022年,仰韶酒業實現營收超過30億,繼續穩居豫酒頭把交椅,其中彩陶坊系列繼續保持著30%增長率。在名酒圍攻的環河南白酒市場,仰韶有此表現,顯然與自身的陶融香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此外,當前白酒消費人群正在迭代,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為白酒消費中堅力量,他們的消費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同時消費場景也更加細分,這也為香型融合提供了消費的新土壤。
不過,酒企在香型融合創新上,更應該根據新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基于他們對白酒香氣、口感、味道等復雜度的追求,打造具有新內容、新口感、新消費場景的香型產品,如此方有可能助力企業維持向上發展通道。
分久必合,去香型化?
白酒香型融合在發展繁榮的同時,也遭遇了一些質疑。有業界觀點認為,白酒香型的劃分,讓一些酒企為了追求“香型”而失去了原有特色。在他們看來,白酒香型應當適當淡化,甚至未來去香型化。
持這種論調的專家有一定的道理,隨著越來越多融合創新香型的產生,消費者在購買白酒時,未來或許不在關注具體香型和產地,更關注產品本身帶來的飲用體感。
不過,從目前來看,未來很長一度那時間內,香型依舊是各大中型企業重要賣點之一。畢竟,某種香型的產生,先天就與其它香型進行了區分,構建了自身的香型壁壘,形成了差異化競爭,這在競爭白熱化的白酒行業尤為重要。
在整個白酒行業,濃香板塊在這方面表現的比較明顯。當前,濃香板塊已演變為香型細分市場的競爭,五糧液的多糧濃香與瀘州老窖的單梁濃香,長期占據濃香白酒的頭兩把交椅,這讓其它濃香企業如坐針氈。在此背景下,不少濃香酒企在濃香型白酒工藝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釀造工藝,從而生產出獨具風格的白酒產品,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商業機會,洋河憑借“綿柔濃香”近年來穩居行業第三、古井貢酒憑借“淡雅濃香”夯實徽酒龍頭地位即是明證。
當然,無論是“國標”的十二大香型,還是融合創新的新香型,我們要明確,它們之間并無高低貴賤之分,同時也要明確,白酒香型不論未來怎么發展,品質永遠要擺在第一位。從品質上滿足消費者,從飲用體感是打動消費者,這樣的產品才更具競爭力,這樣的香型才更有生命力,如此也能更好助推生產企業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