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必拘泥于年齡、身份或潮流,三個也好,五個也罷,聚再一處,不在乎是什么酒、什么禮,開懷暢飲之,無不盡歡而散。在我國漫長的飲酒文化中,因酒而出名的“小團體”可不少。
1.九人團·香山九老
白居易晚年閑居在洛陽的香山,他經常跟一些朋友聚飲,詩酒相酬。
在他74歲時,和胡臬(89歲)、吉旼(88歲)、鄭據(85歲)、劉真(87歲)、盧慎(83歲)、張渾(77歲)等6人先是結成了“尚齒七老人會”;后來,又有百歲之人李元爽,95歲的禪師如滿的加入,號稱“香山九老”。
后來白居易作了一首《九老圖詩》,詩曰:“雪作須眉云作衣,遼東華表鶴雙歸。當時一鶴猶希有,何況今逢兩令威。”
2.八人團·飲中八仙
唐朝時期嗜好飲酒的八位學者,被稱為“飲中八仙”,或“醉八仙”。八仙是賀知章、李琎、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
杜甫膾炙人口的《飲中八仙歌》將這八位“仙人”描繪地活靈活現,八個酒仙是同時代的人,又都在長安生活過,在嗜酒、豪放、曠達這些方面彼此相似。
3.七人團·竹林七賢
魏晉時期風采出眾的一個文學群體,即嵇康、阮籍、劉伶、向秀、山濤、王戎和阮咸七人。
他們常在云臺山的一片幽靜的竹林中聚會,開懷暢飲、放歌長嘯、撫琴賦詩、談玄論道,過著瀟灑飄逸的生活。他們被視為中國士人精神理想的一個象征,為后人紛紛效仿和津津樂道。
4.六人團·竹溪六逸
唐開元末,李白移家東魯,與東山名士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泰安府徂徠山下的竹溪隱居,以縱酒酣歌為事,時號“竹溪六逸”。
他們在竹溪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后來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里還,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
一杯酒,便可結一段情誼。詩酒趁年華,閑時不如喚兩三知己,斟上幾杯美酒,不問塵世紛擾,不言瑣碎俗事,在世間自由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