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澀平衡,對于葡萄酒來說是品質的表現之一,因為葡萄酒本來就是包含酸澀味道的釀酒葡萄為原料。那么以糧谷為原料的白酒中也有酸味,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畢竟糧谷里是沒有酸澀的味道,而中國古代經常用“酸”來形容釀的酒壞掉了。然而深受消費者喜歡的醬香酒,其就以“總酸高”為典型特征之一,甚至有專業人士稱,醬香酒有益于人體健康,就好似常喝醋對人體健康有益一樣。確實,中國飲食文化傳統中,醋和酸是不可不缺的調味劑,四季之中對應春季,五行之中對應木,意蘊萬物生發之意。而醋又常被大家用于殺菌消毒的替代品,吃生肉蘸醋殺菌,火里潑醋消毒防治流感等。當然,醋和酒都屬于谷類發酵而成的產物,但二者有著實各有不同,無關本文主旨,不做贅言。
那么我們今天就專門來說一說白酒中的“酸”究竟是怎么回事兒。
酸,在酒中主要起到協調成分的作用。正所謂“酸少適多苦甜糙,壓香增味催酒老”,酸不足則酒易苦,酸適量則酒醇甜,酸過量則酒中會壓制香氣、有糙感,適量的酸有助于白酒的老熟,而白酒的在老熟的過程中總酸也會有所增加。
那么白酒中的酸是什么酸,酸是怎么來的,又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白酒中的酸絕大部分是有機酸,其中以乙酸、丁酸、乳酸和己酸等四大酸為主,每一種酸的呈香呈味不同,作用又各有不同,太過專業的話不多講,重點說一說這些酸的來源和作用。
首先說一說這些酸的來源,只要由發酵和陳釀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原料和工藝,釀造的白酒風格不同,香型不同,發酵過程中由酒曲和糧食產生的酸也各不相同。比如多糧釀造的白酒,乳酸含量較多,醇厚綿甜濃郁,而多糧釀造的白酒,己酸含量高,酸的結構和配協調平衡,所以醇和綿甜柔軟。再例如五糧液的己酸含量高,汾酒的乙酸含量高,三花酒的乳酸、乙酸含量都高,醬香酒與濃香型酒相似,四酸兼備,但醬香酒乳酸含量偏高,西鳳酒則是己酸和乙酸都有。
通過工藝調整,也會增加酒中的酸。比如濃香型酒的雙輪底發酵,黃水浸泡母糟,就會為母糟提供豐富而多樣的酸類物質,濃香型白酒的調味酒多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生產。
酸在白酒陳放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有助于酒的老熟,而老酒在儲存的過程中酸、醛、醇、酯發生變化,有的酸與其他物質發生變化轉化為酯香,有的酯香分解出有機酸,但總體而言,總酯降低而總酸提升。
所以,白酒釀造和儲存的過程中,必須通過過程控制來調節酸類物質的變化。
那么這些酸都有哪些作用呢?剛才我們已經提到了,酸可以減輕白酒中的苦味,有助于酒的老熟,酒中有酸有益于人體健康,除此之外,酸的作用就是優化酒中微量元素呈香呈味的特點,屬于白酒風味的架構師,有助于提高白酒的綿甜感、醇厚感和層次感,消除酒體的燥辣感,減輕低度酒中的水味等等。如果白酒中的酸類物質含量不足,酒體就會顯得單薄、寡淡、酒味短,欠柔和豐滿,而且邪雜苦澀味容易抬頭。
當然,酒中的酸必須要是釀造過程中自然而然產生的才可以,否則酒中的酸含量不適量、不協調,就會出現飲后上頭、口干,酒體粗糙,放香差,酒香不正等缺點。
所以,我們不妨把這“酸”就當作白酒分為中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