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酒行業已經快27個年頭了。一路走來,因為酒有過鮮花和掌聲,也因為酒有過痛苦和磨難。當我在酒行業中感到迷茫和無助,也是人生低谷時,有幸遇見了《華夏酒報》。
于是,我每期認真閱讀、學習、了解酒行業資訊,每次《華夏酒報》舉辦活動,我都積極報名參加。從而使我明確了目標,堅定了信心,在酒行業中努力前行。所以說,《華夏酒報》是我人生中的精神食糧和我生命中的精神導師。現在的我,人生思想豐富,幸福滿滿,正努力做好自己的產品,做細、做精致愛蓮娜葡萄酒干紅系列,嘉福久遠禮品酒、文化酒系列等品牌。不僅如此,我還倡導“理性飲酒、健康飲酒、文明飲酒、安全飲酒”,做酒文化“正能量”的宣傳者、暢導者、推動者,力爭做江蘇省酒業協會酒文化的“引領者”。
1993年到1998年,正處于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期間。那段時間,南京市場上無論是國家名酒還是地方品牌,銷售都十分火爆,特別是沙河王、孔府宴酒,大家都搶著進貨。那時候我剛剛加入酒行業的隊伍,只知道賣酒掙錢,低價進高價出,什么品牌好賣就賣什么品牌,只愁貨源不愁銷售。
紅尖莊五糧液大家都是整車整車地進貨,有的貨還沒有運到市場就被搶購一空了。為了尋找貨源,我們有時都到江蘇省的鄰省,如安徽、山東、河南等省地區糖煙酒公司進貨。那時候,我們生意興隆,紅紅火火,儼然過著“躺著賺錢”的日子。但是人生就像坐過山車,往往到達高峰時,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由于忙于市場,缺乏公司管理,特別是資金管理、人員管理等,很快公司陷入了混亂。再加之市場不斷變化,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經營,只能停業整頓。此時,我的人生走到了十字路口,迷茫了,不知所往,是選擇放棄改行,還是痛定思痛,找問題、補短板,重整旗鼓再出發?
好在我有不服輸的精神,最終,我選擇學習南京大學工商管理MBA,又不斷積極參加社會各項實踐活動,特別是省、市舉辦的各種高層論壇。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2003年,我重操舊業,開辦了南京金子來酒業有限公司。重新進入酒行業才發現,我國釀酒行業結構逐漸優化,已經從成長期步入了成熟發展期,新品種不斷涌現。當時的公司沒人、沒錢也沒有品牌,需要重新找產品、拓市場、建品牌,就這樣折騰了一段時間,公司經營仍然沒什么起色。
不久,和我一起創業的合作伙伴選擇了離開,這無異于雪上加霜,再加上2003年的一場“非典”疫情使釀酒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創,我的人生再一次面臨考驗。
馬云曾經講過“做企業,就從來沒有生意好做的時候”,這句話我深有體會。如果我不再從事酒水行業,那又能做什么呢?迷茫,是人生的必修課,能夠認真思考自己的去向。最終,理智戰勝了情感,我還是選擇經營酒業生意,于是我又成立了南京鑫之慧酒業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初期,用錢的地方特別多,困難重重。但是我認定的事情不達目的不罷休,要做就一定做到最好。為了公司的長足發展,我惡補公司經營管理知識和與酒相關的文化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公司經營逐步走向正軌,2008年,我又成立了南京朗福酒業公司,在經營中高端白酒的基礎上,又布局了葡萄酒板塊。
2012年之后,“塑化劑”風波、嚴控“三公消費”等系列事件,讓酒業進入了長達數年的“調整期”,長期以公務消費為主的高端白酒逐漸轉向民間消費為主。一系列的調整讓我陷入了庫存大、現金流不足、難以續簽合作合同的困境,那時我真的累了,覺得快熬不下去了。可就在這關鍵時刻,無意中我翻閱了幾期《華夏酒報》,如獲至寶,《華夏酒報》上刊登的有關酒業經濟的行情、信息和酒文化的內容,正是我所需要的。從此,我與《華夏酒報》結下了不解之緣,期期《華夏酒報》我都會認真閱讀,每次《華夏酒報》舉辦活動,我都會積極報名參加。
“酒行業不是朝陽產業,也不是夕陽產業,而是永不落幕的產業”,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我再一次堅定信心,明確目標,走酒業經濟的這條道路,永不改變。于是,我橫下心來,去了歐洲許多個國家,創立了新品牌“愛蓮娜”系列干紅葡萄酒。通過幾年的努力,從2018年起,我又經營了“嘉福久遠”系列白酒。
在消費升級、技術革新的大環境下,創建一個品牌、建設一個品牌變得更難了。但我通過閱讀《華夏酒報》,及時了解酒業的前瞻信息和資訊;有《華夏酒報》這酒業風向標做指引,我努力在酒文化知識里鉆研,在酒行業里深耕,盡一個酒業人應盡的責任,并不斷傳播酒文化的“正能量”,大力推廣健康飲酒、理性飲酒的新風尚,為中國酒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南京朗福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