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速度”之外,汾酒還向全世界講出貫穿6000年釀酒史的汾酒故事。
文 | 云酒團隊
9月5日,在1949年“開國第一宴”的舉辦地北京飯店,一場特別的紀念活動如期舉行。從70年前“復刻”而來的場景與氛圍,幾乎讓所有參會嘉賓都有了穿越的錯覺。當天,以“不忘初心,汾酒與祖國同行”為主題,汾酒在此舉辦了共和國國宴用酒紀念活動。
“汾酒代表了中國白酒的初心,代表了中國白酒的夢想,代表了中國白酒的骨氣,代表了中國白酒的骨氣,組織這次紀念活動,與70年前一樣,是不變的初心,不變的榮耀,不變的味道”,汾酒集團總經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長譚忠豹表示。
70年,是新中國發展的里程碑,也是實現復興的新起點,對于建廠70周年的汾酒來講同樣如此。在此時喚起人們最溫暖的記憶,重溫歷史難忘瞬間,汾酒紀念是為了致敬榮耀,也更是為了更好前行。未來,汾酒將去往何處?
史實和“實況”:70年前,開國第一宴喝的是什么?
在當天的紀念活動中,汾酒將當時的菜品和酒水一一進行復刻,展示了建國以來有關汾酒的歷史資料和珍貴實物,其中就包括曾出現在“開國第一宴”上的汾酒、竹葉青酒瓶。
這并非汾酒首次展示“開國第一宴”的實況。
2011年,“汾酒——第一國宴用酒”62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舉行。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在會上表示,62年前,第一次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開幕,在開幕、閉幕日及開國大典日,先后舉行了3次國宴,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伊始的最早國宴。當時國宴用的白酒,也即“第一國宴用酒”。
在這次紀念大會上,著名歷史專家紀連海、著名紀實作家權延赤結合史料和典故,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后國宴用酒的來源,以及汾酒在歷史上的地位。開國第一宴的親歷者高彤則回憶了當時的情況。
彼時,紀連海表示,第一國宴用酒必須滿足三個條件,一為中國名酒;二足量供應;三能解決運輸問題。“而當時以這3個條件來看,只有汾酒具備。”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
如今,汾酒還原歷史真實場景,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再次揭開70年前“開國第一宴”上的真相。
新中國成立前,山西汾陽全境解放,汾酒生產恢復。1949年7月,時任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彭真批示,要將汾酒擺在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的宴會上。最終,在軍代表和華北人民政府警衛班的保護下,汾酒廠工人將500多斤老白汾酒和竹葉青酒從山西杏花村一路送到北京飯店。
▲汾酒集團總經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長譚忠豹
1949年10月1日,在600多人出席、共設60余桌的“開國第一宴”現場,汾酒和竹葉青酒作為宴會用酒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對此,2013年9月26日《人民政協報》頭版刊登的《“開國第一宴”的幾個細節》一文也表示:“(開國第一宴所用的)酒是:山西汾酒、竹葉青酒”。
無論是2011年的紀念大會,還是2019年的共和國國宴用酒紀念活動,汾酒用“實況”還原的方式,向公眾展示了“第一國宴用酒”的史實,更展示了與祖國共奮進的發展史。這也是汾酒繼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大獎章之后,對又一歷史事實進行正名。
70年后為初心與榮耀“干杯”,其實是汾酒的擔當
在當日的紀念活動上,汾酒的初心與榮耀得到充分展現。
除了復刻“開國第一宴”歷史場景,活動現場的仿制青磚窯洞、絲絨窗簾、竹藤暖壺和老式沙發,工作人員特別設計的服裝、道具、妝容,軍樂團演奏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以及由開國將軍后人組成的合唱團登場……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背后,彰顯了汾酒對于歷史的敬意和對祖國的祝福,也包含著汾酒對于消費者和品質的堅守。“重溫開國第一宴的光榮時刻,就是要肩負產業責任、弘揚傳統酒文化的使命,就是要牢記為消費者精釀美酒,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汾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汾酒股份公司總經理常建偉表示。
就在紀念活動前一天,已經執行“嚴于國際標準”內控標準的汾酒,召開2019年食品與質量安全工作大會。會上,譚忠豹向常建偉頒發了“首席質量安全官”證書,常建偉與有關單位負責人簽訂質量安全責任狀。會議要求汾酒重溫質量初心,繼續向前。
會上,汾酒集團總經理、汾酒股份公司董事長譚忠豹向汾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汾酒股份公司總經理常建偉頒發了“首席質量安全官”證書,常建偉與有關單位負責人簽訂質量安全責任狀。會議要求汾酒重溫質量初心,繼續向前。
▲汾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汾酒股份公司總經理常建偉
致敬初心的同時,汾酒同樣為榮耀“干杯”。
與1949年成立時的一窮二白不同,70年后的新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講好中國故事,也創造了中國速度、中國模式。在此時隆重紀念共和國國宴用酒,是酒業對祖國輝煌成就所特有的祝福。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汾酒建廠70周年。在為祖國“干杯”的同時,與祖國同行的汾酒也為自己榮耀“干杯”。
數據顯示,2018年,汾酒集團實現銷售158.83億元,其中實現酒類銷售110.64億元,實現酒類利潤23.45億元,較新中國成立早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與汾酒集團董事會秘書長張琰光
“汾酒速度”之外,汾酒還向全世界講出貫穿6000年釀酒史的汾酒故事——“清香汾酒、文化汾酒、綠色汾酒”,更抓住山西省國企改革試點的機遇,創造了國企改革的“汾酒模式”,上升為全國國企改革的“汾酒樣本”。
由此看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汾酒通過紀念活動,回顧的是70年的初心與榮耀,更以更高的維度展示了中國酒業70年的崢嶸歲月。汾酒的這種格局,早已經注定。從履新之初,李秋喜就給汾酒注入了“擔當”的標簽。
無論是白酒國際化中的清香引領,還是保持文化傳承的汾酒酒脈,李秋喜都要求汾酒有擔當。對于汾酒來講,正是因為這一擔當,才讓汾酒在業內外占據重要位置,在復興道路上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不止一次“正名”,汾酒正在自信中繼往開來
2010年,汾酒就曾召開紀念大會,為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正名”,宣告汾酒才是唯一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大獎章的中國白酒品牌。在引發社會關注與熱議的同時,也讓公眾知道了汾酒歷史與品牌的深厚積淀。
就在紀念大會召開的前一年,履新汾酒集團董事長的李秋喜,結合汾酒與酒業的發展脈絡,科學地提出“中國酒魂”的戰略定位和信仰理論體系,形成了“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的系統論述,確立了汾酒發展新思維,為汾酒未來中長期健康發展奠定了方向。
▲任志宏情景演繹《開國第一宴會》
隨著“汾老大”復興戰略的提出,包括建立新時期發展的“汾酒自信”,“11936”中長期汾酒復興戰略,“62210”五年奮斗目標,“4421”發展目標等,都進一步明確了汾酒的復興路徑。
在這一背景下,汾酒不斷加強品質建設,繼續強化“品質自信”,通過文化與歷史的研究以及全國化“行走”,持續提升“文化自信”,抓住改革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建立汾酒人的“發展自信”。可以說,如今的汾酒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有自信。
“著眼于未來,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中,汾酒更要有所擔當,要傳承數千年的汾酒文化,邁步走向國際,讓中華酒文化陶醉世界,讓清香品味綻放于世界”,譚忠豹表示。70年前,汾酒懷揣名酒擔當,登上“開國第一宴”餐桌;70年后,依然堅持初心和自信的汾酒,又站在了發展的新起點。
汾酒再現“第一國宴用酒”榮耀記憶,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