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楊孟涵
在綜合衡量不同香型白酒產品的產能規模之后,或可得出結論,3萬噸的產能標準,正在成為名酒的新基準。
近年來增速迅猛的酒鬼酒,正在大力度夯實產能根基。酒鬼酒開工新建的三區項目計劃于2023年底竣工投產,屆時,將實現1.08萬噸馥郁香型基酒生產和1.78萬噸基酒儲存能力。
根據規劃,酒鬼酒將爭取在“十四五”期間實現3萬噸馥郁香型基酒產能。實際上,除了酒鬼酒之外,諸多名酒都在近年來展開了技改、擴能,譬如西鳳酒3萬噸新增產能項目在今年正式落成投產。
這意味著名酒企業的產能基準競爭線,將在這一輪擴張中提升到3萬噸左右。而此前諸多名酒的產能僅在1萬噸左右。
這種現象的形成,與“名酒回歸”的大潮相關,也與酒業消費日益集中化的趨勢密切關聯。
2016年以來,走出低谷期的白酒業,迎來了新一輪增長——以名酒為核心的增長。茅臺、五糧液等名酒企業,連番實現兩位數增長。
二線名酒同樣一路飄紅。
以酒鬼酒為例,自2017年以來年均保持20%以上的營收增長率,其中,2018年增長率高達35%以上,2021年一季度增幅高達190%;凈利潤增幅同樣居高不下,2017年凈利增幅62.18%,2020年高達64.15%,2021年一季度更是高達178%。
連番高增速,驅動了酒鬼酒對產能擴張的需求。對老牌名酒西鳳酒來說同樣如此,自2018年營收超過50億元后,其連年遞增,達到60億元以上,市場需求的增長,需要有龐大的產能來作支撐,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西鳳酒加速技改與產能擴張,于今年新增3萬噸產能。
不止是酒鬼酒與西鳳酒投入產能擴張,在近年來醬酒熱的帶動下,諸多二、三線醬酒企業在超前預期的情況下紛紛增資擴能,以前置化的動作投入競爭。
國臺、金沙、珍酒、丹泉、衡昌燒坊……紛紛將產能由此前的數千噸、1萬噸上下,擴充到2-3萬噸、3-5萬噸。
對醬酒企業來說,此前擁有上千噸產能即可取得較強話語權,如今這一門檻卻在一夜之間進入到了萬噸時代。
相比之下,一線名酒在這一輪熱潮中則表現出較為“穩”的狀態。除了茅臺因在金融化之下的稀缺狀態而推進產能擴張外,其他幾大一線名酒則表現較穩。
以五糧液為例,其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達到產能巔峰,年產幾十萬噸的規模足以笑傲行業,無人能及。
對這些名酒企業而言,其前期擁有的產能優勢短期內無法被動搖,與其過度追求產能,還不如在名酒回歸的背景下提升單位產能盈利度來得實在。
此外,欠缺品牌力的三線、四線酒企,則會面臨著產能消化不足的困境。這種態勢是導致這一輪產能擴張的焦點,集中于二線名酒(不分香型)的局部擴張和醬香熱下醬酒企業的集體性產能擴張。
這種產能擴張,讓名酒的產能競爭基準線正在逐步提升。
事實上,在綜合衡量不同香型白酒產品的產能規模之后,或可得出結論,3萬噸的產能標準,正在成為名酒的新基準。
這意味著在此門檻之下的酒企,或為先天不足,或為驅動力不強——沒有足夠的消費力來支撐其將產能擴張到3萬噸以上,這也預示其無法在下一輪競爭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