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到農歷臘月廿三,也是北方常常說的“小年”。按老話,從小年起,就算是進入過年“狀態”了。或許有很多人會問了,小年不是廿四么?也會有人說“小年”應該是廿五,甚至還有說小年應該是廿九的。
網上搜索下日歷軟件,會發現,有的將臘月廿三標注為小年,有的將臘月廿四標注為小年,更有甚者將兩天都標注為小年,但獨獨找不到將臘月廿九標注成小年的。同樣一個節日,為啥日子卻五花八門?中國大大小小的節日不少,其它節日也沒一個這樣的,為啥恰恰“小年”會如此?
“小年”的歷史
在歷史上,年前有四個比較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冬至、拜灶神、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在宋代時,為了節約時間,小年夜和拜灶神合并成小年夜,放在十二月廿四,元明沿襲舊俗,到清代時又發生改變。農歷十二月廿三日是滿族祭祖的日子,雍正年間起,每年臘月廿三皇帝要在坤寧宮祭祀,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一下工作情況。后來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于臘月廿三祭灶,并逐漸形成了“官三民四船家五”的傳統。再后來清皇室規定,農歷十二月廿三日是小年,隨后逐漸推廣。因此在北方地區的小年夜,就變成了十二月廿三日,南方大部分卻延續傳統,依舊選擇廿四過“小年”。而上海因為一直遠離政治中心,才保留著廿四祭灶和廿九“小年夜”最傳統的習俗。不過,上海人念叨的“小年夜”,并非是指“小年”的晚上,而是和“大年夜”意思相對的“小”年夜,也并非是一個節日。換一種說法,叫做“小除夕”就更好讓人理解了。意思就是慶祝過年的小高潮到來了。
如今,強調過小年夜的,主要集中在蘇浙滬的一部分地區以及臺灣地區。之所以習俗有別,并非是為了“與眾不同”,而是文化傳承中產生的差異性。但是,無論是哪天過小年、或者過小年夜,人們辭舊迎新的愿望都是一樣的。
“小年”的習俗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在中國的春節習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天,通常會通過進行一些沿襲了兩千年的習俗,比如“祭灶”等,來宣告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
一、祭灶
這是小年這天最重要的活動。祭灶的習俗,由來甚久。從秦漢甚至更早時就有記載。《后漢書·陰識傳》 中說:“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后,暴至巨富。”所謂祭灶,就是祭拜灶神,因而小年也叫祭灶節、謝灶、灶王節等等。至唐宋時,祭灶的日子形成傳統,就定在了臘月廿四日。
灶神的傳說
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
關于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說。后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中國道教興盛之后,曾借《經說》之論,將灶神說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后來就發展成了既有灶君爺爺,又有灶君奶奶之說。在不同的地區里,灶君夫婦又由不同的人選來充當,同時伴隨著當地流行的漢族民間傳說故事。
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搏頰”。《雜五行書》又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發,從灶中出”。灶神初為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
而在民間流傳中,灶王爺也逐漸被“人化”。據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臘月廿四,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而,人們在臘月廿四都要祭灶,祭送灶神升天。
祭灶的習俗
漢族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里,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里,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祭灶時,通常將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墻上。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在北方,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不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也有意為讓灶王的嘴甜,光說好話。最后將灶王爺像焚燒,謂之“升天”,邊燒邊磕頭禱告。新年后再買一幅新灶神畫像,將灶神請回來。
當然,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祭灶也不盡相同,對灶王爺的稱呼也不盡相同,有的稱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也有叫“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府君”,在湖北一帶則多稱“九天司命太乙府君”。配聯也有講究,上聯通常為“上天言好事”,下聯為“下界保平安”或者“回宮降吉祥”、“下地降吉祥”等。
古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往的傳統灶臺已難覓蹤影,祭灶的習俗也簡化不少,不少地方就只有一柱清香送灶神了。如今的小年,儀式化的“祭灶神”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掃舍”、“吃糖”等相對簡易的禮俗。
二、掃塵
掃塵主要是將家里進行徹底清潔,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也有不讓灶王爺把土帶走和掃除舊歲中遇到的不快的意思。
舊時各家各戶都要在年前在進行認真徹底的清掃,粉刷墻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三、剪窗花
建好窗花后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里,給家里增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
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馀),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四、沐浴理發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發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后進行。
五、趕亂婚
過了二十四,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同時在灶神上頭的這幾天內,由于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六、吃糖瓜、飴糖、麻糖等
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七、飲酒
中國過年為什么都要喝酒?
小年也是年,過了小年就算真正進入過年的階段了,而整個過年期間是中國酒文化最活躍的時段。過年現在也叫春節,飲“春酒”就是其中一大習俗。關于“春酒”,《詩經》中有“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后人便多以“春”字為酒名。晉陶淵明的《和劉柴桑》詩云“谷風轉凄薄,春醪解饑劬”,其中的“春醪”指的就是當時生產的一種名酒。唐代司空圖的《詩品·典雅》一文中有“玉壺買春,賞雨茆屋”的記述,這里的“春”指的也是酒。
早自西周開始,我們的祖先在辭舊迎新之際,就會攜美酒、羔羊歡聚慶賀祈禱豐收,由此掀開過年飲酒的先河。至漢代,“年”作為法定節日固定下來,春節飲酒已形成風氣。
北周詩人庾信有詩云:“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此詩點出了飲春酒除了歡慶佳節外,還有驅除惡穢、保佑長壽的作用。古時過春節,人們都要喝一些用中藥浸泡的保健酒。椒柏酒是其中之一,用柏葉、花椒浸泡,是春節的特定習俗;飲酒前,還要致新年祝辭,稱之為“椒花頌”。
除了椒柏酒之外,還要飲用屠蘇酒。相傳屠蘇酒是三國時名醫華佗采用屠蘇草等多種原料浸泡而成的一種藥酒,有祛邪防疫和延年益壽之功,后來流行開來,類似今天的保健酒。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亮相,屠蘇酒更是名滿天下。
這些詩與酒文化,都包涵著濃厚的辭舊迎新、祈求幸福的意味。
八、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
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里搗窮了。
臺灣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當然,現今時代變遷,過小年的很多習俗也基本上都沒有那么講究了,被傳承保留下來的基本上就剩“祭灶”這個名字,連祭祀的風俗也改變了很多。春節也不再喝椒柏酒,屠蘇酒,很多人改成了喝更健康的醬香酒。但不管怎么變,“過小年”賦予我們祈盼全家平安、幸福的美好意義卻一直沒有變。
最后,祝大家小年快樂,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