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白酒業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有多少名酒在歷史長河中浮浮沉沉。它就像是一個充斥著“流星”的行業,而在上世紀90年代的山東,也出現了一顆名叫“秦池”的流星。在璀璨時格外耀眼,用6年時間攀上行業高峰,卻又轉瞬即逝,從此跌入深淵......
1990年,秦池還是一個山東濰坊市里一個縣城的小酒廠,成立年產不足一萬噸,產品甚至都沒出過濰坊市。94年秦池以沈陽為突破口,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實施滾動式銷售,年度銷售額突破1億元。
96年是對秦池影響最大的一年,真正令它紅遍全國。這一年它的銷售額從95年的3.2億,迅增至9.5億,同年更以3.2億再次競標獲得“標王”一名。這已經是它第二次斬獲這一稱號,自此秦池迅速成為中國白酒市場最顯赫的新貴。
由它領頭的魯酒軍團,也迅速在全國市場嶄露頭角,可以說上世紀90年代是屬于“魯酒”的狂歡節。魯酒異軍突起,讓它成為中國釀酒行業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秦池從建廠開始用了六年的時間,達到了無數酒廠至今未能達到的巔峰。可它卻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崩塌。
1997年,整個金融大環境都處于極其惡劣的情況。對于混跡市場還很“稚嫩”的秦池酒廠,對于風險毫無預警。并且由于過于高調它也被大家質疑,一個縣城企業,能喊到3.2億的天價。隨后媒體經過調查曝光,秦池酒山東的生產基地根本無法滿足它的銷量,所以從四川酒廠收購了大量原酒,再在山東進行“勾兌”貼牌銷售,這和秦池廣告所宣傳的,嚴重不符。
這一消息的爆出,可以說直接將秦池被“炸”得體無完膚。而面對媒體危機的時候,秦池的應對顯得格外業余,在那個信息不靈通的年代,傳染性的報道讓大家都對它附上了“勾兌酒”的印象。從此一蹶不振,從大家的視野中消失了。
因為秦池的隕落,導致其它魯酒名譽受到損害,似乎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走向衰落。很多時候,山東人民會把魯酒如今的狀態都歸于秦池的身上,認為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但小編認為秦池酒更像是導火索。
當時秦池酒退下后,川貴酒的趁勢崛起,向魯酒發起了全面進攻。自此后來居上,魯酒一蹶不振。時至今日,這種局面仍未改變,外來酒的入侵,本土酒諸侯割據沒有抱團發展,雙重擠壓之下,發展大不如前。
時代在變遷,一代代白酒的崛起與沒落都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很多老牌名酒在時代的潮流中興盛、衰敗,這是市場規律的必然結果,無可厚非。以優良品質才是贏取消費市場的關鍵,可惜酒企都懂,卻不少仍在這上面栽了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