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什么是精釀啤酒?為什么要給精釀啤酒廠下定義?為什么定義的產量是 600 萬桶而不是 500 或 700……美國精釀啤酒第一人告訴你這些問題的答案!
作者:金偉男、Daisy、趙晨
責任編輯:周京生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精釀啤酒?
前言
到底什么是精釀啤酒?時至今日也沒有人給出過一個標準答案。
有很多人嘗試討論這個話題,有人說精釀啤酒是沒有標準的,好喝就是標準;有人說不對,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出臺過一個標準;有人會反駁說那個標準定義的是美國精釀啤酒廠而不是精釀啤酒;或者說,這個標準適用于美國,并不適合其他國家……
最后的結果是,你現在仍然找不到一篇文章完整的告訴你下面這些問題的答案:什么是精釀啤酒?為什么美國人出臺了一個標準去定義精釀酒廠?這個標準是怎么來的,理由是什么,意義是什么?這個標準是否適用于世界,有沒有通用性?中國到底要不要建立自己的標準?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實際上,也困擾著作為現代精釀啤酒的發源地的美國。是的,你沒看錯。我在幾乎每次采訪美國酒廠的時候都會問他們這些問題,但他們也很難給我一個完美的答案,這讓我一度對這些標準的合理性產生了質疑。
Bob Pease 與 imbeer 主編
我們把僅存的最后一絲希望,寄托在剛剛結束不久的 CBCE 展會上,然后把這些問題一股腦的拋給了我們的朋友,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主席 Bob Pease 先生。萬幸的是,他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答案。今天,我們將呈現給你 Bob Pease 的獨家專訪,以及關于精釀啤酒的那些問題。
為什么要給精釀酒廠下個標準?
定義
誰定義的精釀酒廠
在回答關于定義和標準的這些問題之前,我們簡單介紹介紹一下出臺這個標準的美國啤酒釀造商協會(Brewers Association,BA)。
BA 是一個非營利性的貿易協會,致力于為美國的小型獨立釀酒商及其手工精釀啤酒和釀酒愛好者社團提供服務,代表著美國釀酒相關行業 70% 以上的企業,以及美國 99% 的啤酒廠;它還推出各種雜志和書籍,通過 Craftbeer.com 幫助愿意參與精釀啤酒行業的各種人群;同時舉辦各種展會,比賽,推廣精釀啤酒在全球的發展。
BA 還肩負著開拓市場,保持行業可持續發展,促進原材料的研究和進步;行使政治影響力,確保相關企業獲得公平的立法和監管對待;教育消費者了解和支持精釀酒廠的產品,把精釀啤酒文化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等一系列基礎支持工作。
換句話說,BA 已經成為美國精釀啤酒整個行業的基石,它的存在真正出現了合力,避免了從業者各自為戰。只有建立在這個為行業服務的基礎上,才能誕生相關的標準和政策。
基于這個定位,BA 在 2007 年首次對精釀啤酒廠做出明確的定義。此后的 10 年,美國精釀酒廠總數從 1460 家躍升至 5000 多家。 我們看到了本地化酒廠對精釀產業的推動,整個行業出現了指數級的增長。美國小型而獨立的精釀酒廠們,在全世界范圍掀起了精釀的浪潮。
為什么要定義精釀酒廠
是的,2007 年 BA 定義的是精釀酒廠,但是沒什么沒有定義什么是精釀啤酒呢?BA 出口發展計劃(Export Development Program)經理 Mark Snyder 給了我們一個答案,他說:“啤酒是屬于每一個消費者的,我們不想限定啤酒的屬性,這應該是由喝酒的人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和判斷。”
精釀酒廠卻不同,“努力消除小型和獨立精釀酒廠與大型啤酒集團之間的差異化” 是近些年 BA 的一個重要議題。這牽扯精釀酒廠的精神究竟是什么。早在 2012 年,Bob Pease 就曾參與過這個問題的討論“‘獨立性,真實性,合作精神和社區意識。’這是四個關鍵詞是我們給出的“精釀精神”的解釋。”
基于這種和大型啤酒集團完全不同的精神,BA 對精釀酒廠進行了定義,并且不斷根據現實情況進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這個對于精釀啤酒廠定義。
BA 對精釀酒廠的定義為:小型,獨立和傳統。
Small
Annual production of 6 million barrels of beer or less (approximately 3 percent of U.S. annual sales). Beer produc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rules of alternating proprietorships.
小型:年產量在600萬及600萬桶以下(美國精釀啤酒的年銷售量約占美國所有啤酒銷售量的3%)。啤酒生產由聯合獨資企業的經營規則所決定(注:若該酒廠有多于2個人在此釀酒那么該酒廠的產量由參與釀酒的人提前制定的合作方案計算產量)。
Independent
Less than 25 percent of the craft brewery is owned or controlled (or equivalent economic interest) by a beverage alcohol industry member that is not itself a craft brewer.
獨立:精釀酒廠本身要擁有,控制或等同擁有酒廠至少75%的產權, 即作為精釀酒廠,其產權不能為其它非精釀酒廠購買,管理或控股超過25%。
Traditional
A brewer that has a majority of its total beverage alcohol volume in beers whose flavor derives from traditional or innovative brewing ingredients and their fermentation. Flavored malt beverages (FMBs) are not considered beers.
傳統:精釀酒廠要使用傳統或創新的原材料,遵循傳統或創新的釀造方法來實現其釀造出啤酒的口味。
精釀酒廠的標準是怎么來的?
詳解
這三條定義的數值是怎么來的
定義是有了,每當人們討論什么是精釀啤酒時,上面這是三條定義總是會被率先拋出來。也有很多人試圖解釋上面的每條定義究竟背后有什么意義,又保護了什么,但是,從來沒人能說清楚這上面這些數字的來源。為什么是 600 萬桶?為什么是 25%?我問過很多美國酒廠老板,甚至 BA 的員工,沒人能夠告訴我答案。
同時,在這些分析文章的背后,會有人指出這是根據美國國情制定的,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國家和它們啤酒。所以我們求助了 BA 的老大 Bob Pease,讓他來解釋一下這些數字的由來,以及 BA 在定義精釀酒廠時,是如何考量“美國國情”的。
為什么 600 萬桶,而不是 500 萬或 700 萬。很多人認為這是在顧及波士頓啤酒這樣不斷壯大的老牌精釀酒廠。他們說:“2007 年 BA 第一次為精釀酒廠下定義時,這個數字是 200 萬桶,而在這些老牌酒廠紛紛超過這個數字后,這個限定的數字隨即提升,所以肯定是根據它們產量的增長而不斷調整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根據波士頓啤酒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2016 年核心品牌總出貨量為 420萬桶,這樣看來它們馬上就要接近 600 萬桶這個數字了,但是這 420萬桶,其中包括 Samuel Adams、Twisted Tea、Angry Orchard 以及 Alchemy&Science 等名下的所有產品。波士頓啤酒的報告中并沒有通過品牌或產品分類公布產量。
我們再來看看去年排名的第一的 Yuengling ,它們在去年生產了 290 萬桶啤酒,這個數字還不到 BA 定義的一半。
2007 年,這個數字是 200 萬桶,根據的其實是聯邦煙酒稅務與貿易局(TTB) 的稅收政策,如果一家酒廠每年的產量低于 200 萬桶,那么他將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前 6 萬桶 ,每桶征收 7 美元;6 萬桶 -200 萬桶 ,每桶征收 18 美元 ;其他酒廠每桶征收 18 美元。
從 2009 年 BA 開始向美國政府提出對于小型酒廠開放更大范圍稅收優惠政策。
2009 年的 Brewers Excise and Economic Relief Act 中確認將在未來重新劃分稅收優惠政策的區間。
2011 年,美國聯邦政府批準了小型酒廠增加 200 萬桶 至 600 萬桶之間的稅收優惠政策, BA 隨即修改了精釀酒廠定義中關于產量的限制,提升到了 600 萬桶。
在 BA 的推動下,一項名為精釀飲料現代化和稅收改革的法案,(Craft Beverage Modernization and Tax Reform Act, CBMTRA ),成為了美國國會近年來關于酒精稅法最重要的一項議題。
如果 CBMTRA 得到了通過,美國國內酒廠 6 萬至 200 萬桶之間的產量消費稅將削減至每桶 3.5 美元,其他酒廠和進口酒廠前 600 萬桶的費稅將削減至每桶 16 美元。
所以 600 萬桶這個數字是為了保持美國國會的立法和 TTB 的稅收政策保持一致。在 2014 年 BA 修正精釀酒廠定義時,這項條款中附加了一個括號,括號中表示 600 萬桶約為美國啤酒總產量的 3%,這也政府判定小型酒廠產量上線的基準之一。
去年年底的時候紐約的 Brooklyn 酒廠與邁阿密 Wynwood 酒廠分別向日本麒麟和百威旗下的精釀聯盟(CBA)出售了 24.5%的股份。賣掉少于 25% 股份的它們仍然符合 BA 對于精釀啤酒廠的定義。
那么 25% 這個數字從何而來的呢?
25% 是 BA 關于精釀啤酒的三條定義中唯一沒有改動過的核心內容。這是數字是由 BA 的董事會經過長期討論最后得出的。
有人主張,作為一家獨立的啤酒廠的股東,至少要擁有 50% 的所有權,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安全交易委員會的定義也是如此要求的。
也有人認為對于精釀酒廠來說,為保持獨立性,外部的持有股份應該是 0%。但 BA考慮到一些小型獨立酒廠的財政支持是來自他們的家人或朋友,所以 0% 幾乎不具有太多可操作性。
因此經過長期的討論,在 0 到 50 之間折中成了最后的方案,這是一個妥協的過程, 25% 是 BA 給出的最后結論。這個看起來很兒戲的解決方案至今沒有修改,我們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 Bob Pease,他說:“這個當然是可以修改的,如果有成員認為有修改的必要可以通過流程開會解決。但執行到現在確實沒有改變過,說明這還算是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標準。”
2007 年對于原料限制的定義是“主要產品中不添加麥芽以外的谷物,即使需要添加也是以提高風味為前提。”所以會有人解讀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包含玉米,大米,淀粉,糖漿等原料。
在新版本的定義中,提出了傳統成分的概念,而在美國的傳統成分中,其實也包含了玉米、大米和玉米糖漿等非麥芽谷物。因此使用這些原料釀造的啤酒廠,也有一些是 BA 定義下的精釀酒廠。換句話說,按照現有美國標準,并不是生產加了玉米、大米的酒廠,就一定不是精釀啤酒廠。
在這項定義被修改后的最大受益者就是 Yuengling 酒廠,這家美國最古老的本土獨立酒廠,自 2014 年以來,已經蟬聯的三年的精釀酒廠產量排名第一。
Bob Pease 是這么解釋這條定義的:“玉米、大米和玉米糖漿,的確是一些大型啤酒集團,在普遍使用的原料,但是對于一些傳統的美國酒廠來說,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它們就使用這些原料了,它們至今仍然獨立并由家族持有,所以 BA 將它們納入獨立酒廠的范疇。”
保護精釀酒廠有什么用?
意義
為什么要保護小型獨立的酒廠
綜上來看,BA 制定的“小型、獨立、傳統”這三項標準確實是非常美國本土化的標準,但制定的核心目的,還是為了保護小型獨立的精釀啤酒廠。在 Bob 看來,保護精釀酒廠的生存,加快精釀啤酒的發展,是在真正意義上的拯救啤酒行業。
“我們豐富了啤酒的文化,改變了啤酒的形象,我對此非常自豪,我感謝所有的精釀啤酒愛好者。在美國有超過 10000 多個紅酒廠,但沒人說它太多了,因此對于啤酒酒廠的數量我還是非常樂觀的,還有很多的增長空間。”
在今年的美國手工釀酒商大會及釀酒博覽會(CraftBrewers Conference &BrewExpo America?)上,Bob Pease 提出了振奮人心的一句話,將啤酒發展的方向盤放在小而獨立的精釀酒廠手中。
空喊口號是沒有意義的,在接受我們采訪時,Bob 提到了保護小型獨立精釀酒廠利益的關鍵:除了做出定義,對于政府的游說以換取政府對精釀啤酒的支持是重中之重。
我們有政府的支持,可以用來保護精釀酒廠,保護小型釀酒商,幫助小型釀酒商的成員有公平競爭的機會。我也經常會去游說政府,不論是聯邦政府的層面,還是在州政府的層面,我們在15個州建立了這樣的組織,我感到非常自豪。
寬松的政策的對于行業來說是極其有利的。如果政府修改了稅收政策,實際上所有酒廠都可以在這個政策下生存,所以保護小型精釀酒廠,最終受益的不僅是精釀酒廠,更是啤酒行業本身。而啤酒,則是全世界的財富。
美國精釀酒廠與中國
美國通過這個定義和各種稅收優惠政策,使精釀啤酒徹底成功了。BA 預計在 2020 年,美國精釀酒廠的市場份額將超過 20%,并將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啤酒。
這股風潮也確實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啤酒發展。在今年的美國 CBC 大會上有 15% 的展商來自美國之外,讓我們看到精釀啤酒全球化的趨勢。同時 BA 也在通過旗下的海外事業部向全世界宣傳來自美國的精釀啤酒。
日本麒麟推出的“精釀啤酒”
但是在世界范圍內,與精釀啤酒相關的標準非常有限。日本因為沒有標準而苦于麒麟等大廠對于精釀市場的侵蝕,中國也面臨類似局面。對于目前沒有任何精釀啤酒標準的中國來說,BA 的標準是否適用?中國是否應該建立自己的標準呢?Bob 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答案。
沒錯,我們的定義源自我們的歷史情況,我們得益于美國有現今的立法。中國有自己特殊的國情,你們應該找到一種不同的方式或者方法來處理這個定義的標準。
不僅是中國,每個國家都需要找到自己的道路來確定什么是自己的精釀啤酒。這個非常重要!因為精釀啤酒是與眾不同的,它需要當地的釀酒商協會、當地的精釀酒廠以及相關人員共同制定而成。
后記
所以,看完這篇文章你會發現美國人根本就沒有定義什么是精釀啤酒。但是他們在用精釀酒廠這個標準推動了整個啤酒行業的發展。
我們總在呼吁中國應該盡快出臺一個屬于自己的精釀啤酒標準,來保護自己的利益;我們總在說美國的標準多么有意義,來顯示自己的獨特;我們也知道美國的標準不完全適合中國,然后呢?
然后我們討論誰先把 Craft Beer 翻譯成精釀啤酒,討論各種撕逼大戰誰對誰錯,討論各個比賽到底有沒有黑幕。然后嘆氣說:“一切的一切還是因為中國精釀沒有標準啊,你看看美國就沒這么多事,就因為人家有標準!”
今天,我們想把心態放低一點,踏踏實實的去追問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什么要給精釀酒廠定標準而不是精釀啤酒?標準到底是怎么來的?怎么一步一步修改成現在的樣子?然后又對整個行業產生了哪些影響?
我們希望有人踏踏實實研究這些內容,而不只是專注八卦,專注裝X。這樣將來不管是誰或者誰們來制定中國精釀啤酒的相關標準,做基礎建設的時候,這篇對美國精釀第一人的采訪,能夠起到一些微小的提示,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