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首席記者 楊孟涵 華夏酒報 今天
與白酒業相比,葡萄酒業面對的轉型期似乎更長。數據顯示,葡萄酒行業整體仍未能渡過低谷期,如何突圍就成為諸多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與白酒企業專注于產品和營銷本身不同,葡萄酒企業尤其是葡萄酒莊,采取了跨界策略——跨地域聯合、依托種植園發展旅游等周邊產業,試圖以此尋求突破點。
面臨艱難形勢
2019年,對葡萄酒來說,是一個艱難的年份。
統計顯示,2019年1~11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5150.77萬千升,同比增長0.39%;銷售收入7390.43億元,同比增長8.12%;利潤1406.92億元,同比增長18.57%。其中,葡萄酒產量37.21萬千升,同比下降12.10%;銷售收入125.30億元,同比下降17.00%;利潤5.32億元,同比下降49.04%。
可以看出,與釀酒行業整體微增相比,葡萄酒業在營收和利潤方面下降明顯。
從葡萄酒上市企業群體來看,2019年未能走出低谷——2019年三季報顯示,諸多企業的營收與凈利呈現負增長狀態。
張裕在財報中提及,2019年受第二季度的雙位數下滑拖累的影響,前三季度營收下降8.66%;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也下降16.93%至6.45億元左右;威龍股份2019年三季報顯示:其低端酒銷售額3.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29%;中檔產品銷售額1.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7.68%;高端產品銷售額0.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3%,此外,從區域來看,部分地區市場有所下滑。可以看出,中檔酒的大幅下滑是導致威龍業績下降的重要原因。
ST中葡公告稱: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5億元,同比下降41.78%,凈利潤只有140萬元。關于營收的下滑,報表顯示,主要是合并范圍發生變化,上年的統計中包含了電商業務收入,2019年已經剝離出去。與此同時,公告還預測2019年全年累計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重大變動。
尋找共贏之路
在分外艱難的市場環境中,部分企業也開始尋找跨界合作之路——或為跨地域的聯合,或為跨行業的合作。
2019年底,由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主辦,寧夏賀蘭紅酒莊有限公司、天明民權葡萄酒有限公司承辦的“豫寧同行”——黃河故道·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推介會在鄭州舉行。
寧夏賀蘭紅與民權河南紅簽訂了共興中國本土葡萄酒合作協議,雙方將從多個維度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
寧夏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曹凱龍明確表示:“這次由寧夏賀蘭紅酒莊有限公司、天明民權葡萄酒有限公司聯合推介豫寧兩地葡萄酒,旨在以酒為媒,借助河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商業網絡,積極響應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先生倡導的‘國人喝國酒’,進一步提升豫寧兩地葡萄酒的品牌影響力,拓展更加廣闊的國內外市場。今后,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賀蘭紅’葡萄酒與河南黃河故道產區民權‘河南紅’將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攜手共興國產葡萄酒。”
天明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天明民權葡萄酒公司名譽董事長姜明,則表達了雙方品牌聯手、為本土葡萄酒發展貢獻力量的說法。這意味著,賀蘭紅、河南紅,更多將借助品牌名字上的重合,制造一種疊加影響力,形成類似于品牌聯盟、為彼此增添話題度與知名度的效果。
此外,一些行業力量試圖通過展會或其他共建平臺,推動國產葡萄酒整體發展的舉措也受到關注。
由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十大釀酒師顧問之一的李德美教授發起的“UP-Chinese Wine”向上中國葡萄酒,開始嶄露頭角。UCW先后組織新疆、寧夏、懷來、秦皇島等產區的中小酒莊,以聯合參展的形式在 Pro Wine的舞臺上向世界展示中國葡萄酒的魅力,同時推動中國精品葡萄酒被國內消費者廣泛認知。通過聯合參展的形式降低酒莊的宣傳成本,形成合力,使中國的葡萄酒酒莊莊主、釀酒師等在國際平臺上與同行交流、開拓視野,引領中國葡萄酒不斷向上。
以多元化謀出路
跨省聯合、同業聯合、跨界聯合……葡萄酒企業正在各出妙計,試圖獲得突破。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酒莊較為集中的優勢產區紛紛通過“造節”來實現引流:煙臺酒博會、賀蘭山東麓旅游嘉年華、烏海沙漠葡萄酒旅游文化節、河西走廊有機葡萄美酒節、秦皇島國際葡萄酒節、青島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博覽會……
具體到產區本身,強化多元手段,不止依賴于“酒”本身,成為一種潮流。
2019年12月28日,賀蘭山東麓葡萄三產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銀川舉辦。來自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和企業的相關代表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活動。這個活動,旨在集聚區內外產學研優質資源,搭建高端、前沿、跨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為寧夏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提供智力支持,助推賀蘭山東麓葡萄三產融合高質量發展。
諸多專家針對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的現狀,發表了“服務產區,助力產教融合2.0發展”、“新鄉村主義:葡萄文旅產品創新與設計”、“風味感官組學在葡萄酒研究及生產中的應用”、“賀蘭山東麓葡萄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數據在葡萄及葡萄酒生產中的應用”等19場主題報告,給產區提出了三產融合發展的建議。
據統計,目前寧夏葡萄酒產區已建成酒莊近90家,年產葡萄酒1.2億瓶,綜合產值超過200億元。文旅產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36個酒莊建成旅游酒莊,年接待人數達50萬人次以上。
地處東北的通化產區,則依托當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及《吉林省鴨綠江河谷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的指導,力圖建設融合“葡萄酒+冰雪運動+邊境風情”于一體的跨境商貿物流旅游經濟帶。此前,通化產區便已提出打造鴨綠江河谷黃金葡萄帶,確立“北冰紅”為代表的山葡萄釀酒體系以及升級到“葡萄酒+旅游”的產業融合。
據透露,集安市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集旅游、觀光、度假、娛樂休閑及高檔葡萄酒生產、葡萄酒文化體驗和傳播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葡萄酒酒莊30家,帶動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在產區整體規劃下,企業也都聚焦于此,建立自身的多元經營體系,試圖形成圍繞“酒”的產業帶。業界認為,多元化的經營方式需要長期打造,非一朝一夕之功,這意味著國內企業的突破之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