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紅白桃紅?葡萄酒其實有10種顏色,這3個不過是冰山一角!
「至尊紅酒,法國干紅」,上世紀末國內葡萄酒文化將將興起時,相信不少人都看到過這樣的廣告詞。由于剛開始市場上只有干型紅葡萄酒走俏,人們說喝葡萄酒,那就一定是紅酒;而近年來小甜水在互聯網上的一炮走紅,又讓大眾意識到葡萄酒的世界不只有紅酒,還有白的;顏色粉嫩的桃紅酒則因為名字Rosé沾了玫瑰的邊,浪漫之余價格又比較美麗,也逐漸為大眾熟識。
其實呢,紅白桃紅可以說是3大基本色,在它們之上,根據釀造工藝和葡萄品種的不同,還有橙黃綠黑灰藍紫這些顏色的衍生。
灰酒
顏色這么多,先從聽起來最性冷淡的灰酒講起。
17世紀的法國,灰色開始具有微醺的隱晦含義,有人認為這是修辭學受到了灰葡萄酒Vin Gris的啟發。巴爾扎克在作品『莫黛斯特·米尼翁』中就有這樣的手法:你會讓我變灰(喝醉)的!
那么,這種影響一代文豪的灰酒到底是什么呢?
灰酒本質是由紅葡萄品種制成的桃紅葡萄酒的一個變體,顏色介于白葡萄酒和淡紅葡萄酒Clairet之間。灰酒通常具有令人愉悅的紅色漿果香氣,適合在年輕時飲用。
產于法國洛林的灰酒是一塊金字招牌。在經歷了根瘤蚜蟲病與世界大戰戰火的席卷,洛林產區曾幾次徘徊在荒廢的邊緣。當地酒農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硬是扛著灰酒的大旗滿血復活了。
洛林的C?tes de Toul AOC因為生產灰酒而具盛名。其所使用的葡萄品種主要為黑皮諾與佳美,通過直接破碎、壓榨新鮮采收的紅葡萄而得,因為不進行果皮浸漬而使得酒液只染上了非常淺淡的灰粉色。
此外,希臘的Mantineia AOC也使用紅果皮白果肉的本土葡萄品種Moschofilero釀造當地特色的小眾灰酒——灰中白葡萄酒。
黑酒
你知道嗎?不是拉菲木桐也不是康帝白馬,黑酒Vin Noir才是法國前總統喬治·蓬皮杜醉愛的葡萄酒。更早些時候,羅馬皇帝也是黑酒的酒迷,連彼得大帝在內的許多俄國沙皇對也對它鐘情有加。
黑酒黑如墨,產自法國西南的明星產區卡奧Cahors,是以當地王牌葡萄馬爾貝克釀造的紅葡萄酒。
拿過黑酒,只要撬起塞子的那一瞬間就已滿室盈香,熱辣的酒精裹挾著皮革和成熟漿果的香氣沿著鼻子鉆入腦袋,醺醺然之際再呷一口,入口更是奔放雄壯,細密的單寧鋪了一嘴,豈不美哉?
論資歷,卡奧是歐洲醉古老的產區之一,這里產出的第一滴酒比耶穌降生還早50年。1152年,阿基坦公國的埃莉諾女王與英王亨利二世的聯姻為卡奧的葡萄種植業提供了強大主推。生于卡奧的教皇約翰二十二世更是不遺余力的發揚家鄉特產,這下可好,連神職人員都忍不住要在宗教儀式上偷偷嘗嘗了。
也算是享受過一度輝煌,當世界的目光轉向波爾多時,黑酒的榮耀便漸漸成了往事。根瘤蚜蟲危機之后,接連的霜凍與世界大戰打得卡奧黑酒一蹶不起。但也仿佛是冥冥之中天注定,時隔不久,馬爾貝克在大洋彼岸的阿根廷重展芳華,如今在多少人的印象里馬爾貝克就是阿根廷葡萄酒的象征呢?
近年來,卡奧生產的黑酒一直低調示眾,這也導致了當地酒農一度不愿在瓶身標出產區名稱。不過在產區的大力改革推進之下,如今已經涌現了一批瞄準高端市場的優質黑酒。
黃酒
子不喝黃酒,安知喝黃酒之樂?
法王亨利四世相傳是黃酒的資深擁躉,他曾說:黃酒是葡萄酒之王。你心里想:正是這樣的,秋風一起,溫了黃酒,加些姜絲或青梅,就著大閘蟹,活血祛寒——
轉念一想,等等,16世紀的法國國王也喝過?
再轉念一想,等等,黃酒怎么是葡萄酒?
亨利四世絕口稱贊的黃酒Vin Jaune其實是法語中的黃色葡萄酒,是一種由薩瓦涅Savagnin釀造的超氧化白葡萄酒,產自法國汝拉山區的4個AOC——C?tes du Jura,Arbois,L’étoile和Chateau-Chalon,是醉珍稀少見的法國酒之一。
黃酒要在228升的大橡木桶里陳年6年又3個月才算成。6年之后再打開時,酒液蒸發掉了三分之一,酒體由于桶和氧化的緣故帶上了淡淡的黃色,這也是黃酒名字的由來。
它和干菲諾雪莉酒的香氣有相似之處:陳釀之時,隨著酒液的自然蒸發,酒桶并不補滿,而是通過氧化形成一層酒花,也就是酵母尸體在酒液表面形成的薄膜,為酒帶來極致的氧化風味。
汝拉產區地處瑞法邊界,離大名鼎鼎的勃艮第更是只需不到1小時車程。然而相比勃艮第的高名氣,連很多法國人都不知道這個小地方,更沒喝到過黃酒了。原因其一是交通不便,整個產區連條直路都少見,若想見著汝拉的酒莊必須轉山轉水,葡萄園平均海拔達到200-400米;其二是產量低,11000公頃的法定產區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是葡萄田。
好在近年來,隨著小眾酒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買家,黃酒在北美和東亞的市場逐漸打開。不過,對于淳樸虔誠的汝拉酒農來說,釀出好酒就已經是人生一大樂事了。
橙酒
橙酒本質是風味濃郁的白葡萄酒。與黃酒的「黃」有著相似特征,橙酒的「橙」實則是酒液歷經長期的果皮浸漬與氧化的結果。
橙酒的歷史上可追溯至公元前6000年的高加索地區(現格魯吉亞),人們采用名為Qvevri的巨大錐底陶皿釀酒,只在地表留下一個甕口,將葡萄汁連同渣滓全部導入蜂蠟密封的陶罐后,封好埋進涼爽的土地陳釀。雖說是白葡萄酒,長期的酒液浸漬從葡萄果皮上攫取了細膩的單寧,令它更有一分干紅般的口感。
綠酒
如果說紅酒是紅色的,黃酒是黃色的,那么綠酒想必也是綠色的了?
非也非也。綠酒,葡萄牙語寫為Vinho Verde,Verde對應「綠」字。這里的綠與其說是顏色,不如說是一種「青澀」:釀酒師貪圖未完全成熟的葡萄的新鮮感而進行了早收,并保留了少許釀造過程中產生的起泡,共同造就了這一種清新易飲、口感愉悅的夏日佳釀。
綠酒產區包含9個子產區,種植著包含Alvarinho、Arinto、Loureiro在內的7大主要白葡萄品種,以及Vinh?o在內的3大主要的紅葡萄品種。
沒錯,綠酒也分為3種:白綠酒,紅綠酒,桃紅綠酒。由于具有超高性價比和清甜口感,白葡萄釀造的綠酒越來越常在超市中見到他們的身影,成為雷司令等芳香品種的平價代餐;而紅葡萄釀造的綠酒盡管在市場中仍比較少見,有機會遇到時,倒真不妨買一瓶回家嘗鮮。如果純飲呢,就是咀嚼果香,要配餐的話,和火腿、紅肉搭也都不錯。
▲ 桃紅綠酒,綠酒產區的桃紅葡萄酒
紫酒
在國內,桑葚釀的果酒依據顏色被俗稱為紫酒。對于葡萄酒來說,紫酒通常是稱呼那些顏色呈現出鮮亮紫色的紅葡萄酒,而不指代某種具體的酒類。
它們往往剛釀造完成、還沒經歷過陳年氧化,或是采用了果皮顏色濃郁的釀酒葡萄,又或是使用了類似二氧化碳浸漬法的「快手段」,萃取出來的色素還很新鮮,接近于釀酒葡萄果皮原本的靛紫色。
這一類中,常見的有博若萊新酒Beaujolais Nouveau,綠酒產區的紅葡萄酒(也就是前面說到的紅綠酒),年輕時期的德國丹菲特Dornfelder還有南非的皮諾塔吉Pinotage。如果買到紫酒,不妨把它當做液體生鮮,趁著年輕時斟滿,和充盈的水果香一起大口吞下。
藍酒
狹義來說,「藍酒」并不算葡萄酒。
2015年,幾位西班牙年輕人瞄準商機,推出一款專攻年輕酒飲消費者的藍色素勾兌葡萄酒,命名為G?k。這款酒由西班牙Bierzo產區的紅白葡萄混釀而成,它的藍色來源于添加的花青素與靛藍色素著色劑,為了改善口感,G?k還使用了無糖無熱量的甜味劑柔順酒汁。
然而根據歐盟法規和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的規定,著色劑的添加有違葡萄酒生產要求,因此這款藍酒技術上不符合葡萄酒的定義,只能被稱為以葡萄酒為基礎衍生出的酒精飲料。不過,法律法規存在地區性差異,在有些國家如美國,藍酒還是可以被標為「藍色的葡萄酒」。
無獨有偶,另一藍酒廠商Vindigo于3年后追上G?k的步伐。創始人René Le Bail稱,他的藍酒是用浸漬紅葡萄果皮的霞多麗釀造,藍色來源于果皮自帶的天然色素。然而究竟是自然萃取還是人工著色,這一說法引發了不少專家的質疑。至于藍酒是否能如愿引發年輕人的追捧,目前來看,暫時還未見成效。
以上就是我們搜刮到的各種小眾顏色的酒啦。
至于說為什么有的酒一嘗如故、相見恨晚,但仍然不火呢?
這些顏色的酒大多源頭古老,或是局限于少數低產量的不知名產區,在國際市場更是淹沒在一片酒林之中。
它們中間,有的被認為是過時的「老古董」,有的被認為是小圈子文化的狂歡;不過得益于飲酒客的探索精神,如今它們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讓我們期待它們重新煥發光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