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引領時尚潮流的第一個地方,GDP也名列前茅。不過,就在這么一個燈紅酒綠、繁華熱鬧的大城市,卻是一個“酒量墊底”的城市!
不管上海人如何辯駁,大部分人對上海人喝酒的印象就是“喝酒不行”,甚至在一個全國酒量排名當中,上海人位于倒數第二。據說,上海人喝酒喝不完一瓶,還會用專門的塞子堵住。照理說上海人要什么酒沒有,但為什么酒量這么差呢?小編覺得有以下的原因:
1、隨時隨地的優雅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上海人喝酒的規矩。上海人喝酒一般講兩個詞“咪”和“扳”,咪咪老酒,就是小口小口抿酒的意思,扳,扳扳白酒、扳扳大曲。也就是說,上海人還是會喝白酒的,只是量多少罷了。上海人喝酒,從來不大口喝,只會小口抿,就是要隨時隨地優雅。
所以你看上海女人喝酒,往往很少失態。
2、對洋酒情有獨鐘
據說,在上海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正規場合不喝白酒”。在正規場合,你會看到上海人的酒桌上啤酒、五加皮、黃酒、芝華士、軒尼詩、葡萄酒、雞尾酒……總的來說,上海人對洋酒更加情有獨鐘。因此,只喝洋酒的上海人,看起來酒量就比如大口喝白酒的其他人。
3、喝酒是為了情調
內蒙人、東北人和山東人喝酒,喝的是個痛快,他們圖的就是大口喝酒這種熱鬧勁兒。而每個城市的性格不同,上海人可不是北方那種風風火火的性子,精致、優雅、淡定是他們的底色。
所以,在上海人看來,他們喝酒不僅僅是為了喝酒,更多是為了小資情調,為了營造神秘誘惑的氣氛。大口吃喝顯得很不優雅、很毀氣氛,就連吃的陪酒菜,都是一些精致的炒螺、小龍蝦等小菜。
又因此,上海人可能更在意酒吧和餐廳的裝修、菜式的創意、音樂的品味,而不是喝酒這件事。
4、喝酒也分階級
雖然有點殘酷,但不得不說,上海這個地方,階層的分割感還是比較明顯的,就連喝酒這件事都一樣。在街邊的啤酒屋喝酒,大多是沒心沒肺、隨性自然的人;而在外灘的露臺,不管酒水是不是配得上動輒上百的人均,在這里喝才是重點。
而在雞尾酒吧當中,很多90后窮白領蝸在這里,點上一杯看起來很高大上的雞尾酒,再發個朋友圈,把自己裝扮成中產的模樣。在這個時候,酒本身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喝什么。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把酒喝成了顯擺,但實際上在這一一座精致的城市里,你喝的酒往往都暴露了你的階級。
5、不勸酒的習慣
從外人看來,上海人比較“冷漠”,從不會多管閑事,因此在酒桌上也不會像北方大老爺們一樣哄你喝,愛喝不喝,愛喝多少喝多少,高興就行。
更何況,上海人十分理智和冷靜,他們會勸告你喝太多對身體不好,所以通常不會喝大。在這樣的文化之下,就能理解為什么酒量差了。這一點,跟廣東人也有點相似之處。
總之,一個地方的喝酒文化往往體現了當地人的個性和社會風俗。你有陪上海人喝酒過嗎?感覺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