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著長出來的江小白,越來越“正”了。
日前,江小白傳出“戰略調整”,一度惹得輿論“裁員”的誤解甚囂塵上。與此同時,一筆巨額增資,令聰明的人們發現,事情并非看上去那樣簡單。
▲圖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
注冊資本9個億
印象中的江小白“變了”
天眼查5月23日顯示,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從5.75億元增加到9.25億元,增幅達60.83%。
一次性增資近4億,這也意味著江小白的資產實力和經營規模早已今非昔比。
工商信息顯示,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2015年7月24日成立,注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迄今為止,江小白注冊資本增資6次,其中,2020年以來的3次增幅最為顯著。
2020年8月13日,江小白注冊資本由1500.6002萬元增長至1579.58萬元,增加了5.26%;更大的變化則出現在同年9月4日,該公司注冊資本從1579.58萬元,增至1.71億元,增長984.72%。
2021年11月29日,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從1.7134億元增加到5.75億元,增幅為235.79%。
從最初的1000萬人民幣,到如今的9.25億元,江小白注冊資本7年增加了8253.4%。一般而言,注冊資本代表著公司的資金實力,也便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公司抵御風險和穩健財務的能力。
基于此,“江小白迫于市場壓力裁員”的謠言不攻自破。
?
調整業務線
江小白要“正著長”?
雖非裁員,但業務線調整是事實。
江小白回應,基于對內外部環境的判斷,公司有序收縮非核心業務,相應情況屬于正常的業務和組織優化調整,外界提及的減員比例并不符合實際情況,公司將會繼續補充和強化人才梯隊。“陣痛真實存在,但我們相信,一個健康經營的組織,將給所有同行的伙伴和用戶帶來長期回報。”
如何理解核心業務?生產釀造,技藝研發,包括高粱酒與風味果酒等等,而非核心業務則直指營銷業務。
熟悉江小白的人都知道,這根本算不上“新”動向。
在“100條聲明”之前,印象中,至少3年里,江小白沒有出過“文案產品”。這期間,江小白埋頭釀酒,把所有財力物力精力都用在打造供應鏈、打造第三代酒體“本味高粱酒”上。
據悉,從2013年開始,江小白便著手改擴建釀造基地江記酒莊,歷史上的三次融資,幾乎全部用在了全產業鏈建設、產能和老酒的儲備上。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江記酒莊共有7個釀造車間,6553口窖池,最大年產能為6.5萬噸,老酒儲酒能力8.62萬噸。截至2021年10月31日,儲存老酒4.83萬噸。
另據江津日報消息,近年來,江小白在重慶市永興鎮黃莊村建立高粱產業園,規模化種植“金皮糯”高粱。該品種高粱畝產830斤,創下重慶高粱畝產新紀錄。2022年,江小白高粱產業園的高粱種植面積近1萬畝,并且計劃將高粱種植面積擴展到10萬畝,全面實現高粱生產規模化,推動白酒產業化發展。
10年過后,當江小白憑借著對釀好酒的堅持與投資,一點一點地“正”了回來,但在外界的印象中,它還是曾經那個老系統里“斜”著長出的“異類”。
它不得不再次聲明:陣痛真實存在,但我們相信,一個健康經營的組織,將給所有同行的伙伴和用戶帶來長期回報。
?
江小白的“輕松酒飲王國”
在低度酒大熱與消費者年輕化的市場趨勢下,低度潮飲酒飲已成為酒業競跑熱門賽道。
但少有人意識到,在低度潮飲品牌瘋狂“內卷”的背后,是年輕消費者對“輕松酒飲”的剛性需求。
輕松酒飲,是專注小聚小飲小時刻小心情等輕松酒飲場景下的自飲酒,輕松的小口味,輕松的小氛圍,輕松的小社交,輕松的價格負擔,優質國民口糧酒,每一個都必不可少。
洞悉這一趨勢的江小白,將“輕松酒飲”定位為其新十年的主要戰略方向,全方位打造“輕松好喝產品、輕松飲酒場景、輕松飲酒文化、輕松易買”的“輕松酒飲”體驗,從研發端、生產端、渠道端到品牌運營端,形成內部戰略資源協同。
自建高粱基地釀造本味高粱酒、青梅酒梅見成為大單品、將高粱酒和威士忌“混搭”成調和型蒸餾酒、把果汁“倒進”酒里變成了果立方……江小白的“輕松酒飲”王國正一點一點成型,通過產品掃碼可以進入“瓶子星球”微信小程序,以高粱酒為基酒的各種配制酒、果酒、米酒琳瑯滿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低度酒賽道江小白梅見一枝獨秀年銷量數億,已占公司營收的三成以上。
延續這一思路,未來江小白還將不斷地創造新的口味品牌,孵化新的輕松酒飲大單品。
但相比當年那個靠語錄出圈的年輕小酒,今天的江小白,資本更雄厚,釀造生產實力更強,產品線更有戰斗力和獨特性,更重要的是,它的品牌文化主張,早已深入市場。
它曾經是傳統酒業的“新秀”,但在未來輕松酒飲領域,江小白,是毫無疑問的“元老”。沿著輕松酒飲+多酒種之路,江小白成為中國的三得利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