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國酒”標,茅臺品牌勢能有了新的“助推器”?
文 | 云酒團隊
“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是把最簡單的堅守做到最有價值的水平。”
傳統制造業如何謀求高質量發展?12月2日,在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的發言,似乎給出了答案。
作為老字號企業的代表參與本次博鰲對話,李保芳以品質、品牌、品格來總結茅臺高水平發展的經驗。面對茅臺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績,新舊制造業如何從茅臺模式中汲取經驗?堅守與轉變平行,茅臺跨越千億后的抉擇,又能為“中國制造”帶來哪些不一樣的表達?
與董明珠、徐留平同臺,李保芳說了什么?
近千名企業家出席,企業之間、行業之間的深度碰撞,在眾多觀察者眼中,本次論壇可謂含金量十足。
據了解,2019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主辦,一汽紅旗聯合主辦。參會企業既有汽車、家電、重工、快消等實體經濟,也有電商、金融等新經濟企業,同時還涵蓋石油、電力等資源型企業,健康、文化等服務型企業。數據統計,參與本次論壇的千家企業,資產總額超過20萬億元。
圍繞“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論壇主題,經濟專家和企業代表們紛紛各抒己見,而聚焦高質量發展,茅臺經驗備受與會嘉賓推崇。
“盡管茅臺不是世界‘五百強’,但他們擁有的品牌美譽度顯而易見。”在格力電器董事局主席董明珠看來,茅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于品質,而品質的背后,是誠信。
“茅臺會始終圍繞品質、品牌、品格,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實事,做強實業。”李保芳的觀點得到了眾多企業家的一致認可,品質、品牌、品格也成為了解答茅臺現象的六字訣。
產量由幾百噸到四萬余噸,口感、風味和品質卻始終保持穩定水平,李保芳認為,茅臺酒的品質成功,在于投入與對匠心的堅守。“茅臺不僅花巨資,用于老酒的儲備和高科技設備采購,還投入了非常大的時間、人力、機會和資金成本,用以培養高技能水準、高技術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產業工人。”李保芳說。
品牌構建的關鍵,在于文化傳播與市場服務需要直擊人心。“華為也好、小米也好,都做到了直擊人心。前者在于適應了形勢,后者在于契合了需求。”李保芳指出,不管是白酒行業,還是整個中國制造,品牌的塑造與推廣,關鍵是要沿著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事。
在重大場合首次提出品格,李保芳在致辭中引用馬歇爾的觀點,稱高質量發展除了企業自身之外,還應形成一種正的“外部性”—— 以感恩之心,行敦品之事。“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圍繞主業,認認真真做好這瓶酒。說到底,酒生產出來了,最重要的是要讓消費者買過去、喝下去”,李保芳說。
放棄“國酒”標,茅臺品牌勢能有了新的“助推器”?
本次論壇中,李保芳對茅臺放棄國酒標的解答,也成為了整個流程中的另一大看點。
“我們冷靜思考過,在消費越發多元、理性、成熟的今天,茅臺的品牌力量,不應也不能靠‘國酒’的加持,而要尊重并契合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公眾發自內心的認同與接受。”在李保芳看來,放棄“國酒”商標,是茅臺在品牌建設上的另一種選擇。
文化傳播與市場服務直擊人心,茅臺主動放棄“國酒”,李保芳所開出的這劑藥方,著實為茅臺目前在品牌和市場上的動作指明了方向。
通過融入“一帶一路”倡議,走向南美、非洲、澳大利亞等一系列品牌推廣活動,文化茅臺的價值含義不斷豐富,也為營銷轉變創造可能。同時,渠道改革也為市場服務的落地創造了條件。
5月5日,貴州茅臺集團營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揭牌,作為茅臺集團下屬的全資子公司,茅臺營銷公司旨在針對團購、商超等終端客戶,創新終端渠道合作方式,實現與社會渠道錯位發展,與茅臺原有營銷體制互為補充,著力完善直銷渠道、加大直銷力度,推進產、供、銷、運協同聯動,確保茅臺酒市場價格穩定。
今年4月,茅臺酒分別面向全國、貴州本地的商超賣場,招商放量飛天53%vol 500ml貴州茅臺酒(帶杯)600噸,其中華潤萬家、物美和大潤發3家大型商超成功入圍,共同分享400噸配額,成為茅臺直銷政策的第一批獲利者。
今年七月,茅臺集團發布貴州茅臺酒全國綜合類電商公開招商公告,擬選定3家服務商,供貨量按排名分別為170噸、130噸、100噸。9月20日,據貴州省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顯示,天貓超市以及蘇寧易購兩大電商平臺成為茅臺新的線上代理商。
業界普遍認為,告別國酒商標,是茅臺品牌自信的展現,在高位發展的基礎上進行重心轉移,拔苗助長的形式是對品牌影響力的重塑,也為茅臺的繼續增高創造了可能。
千億茅臺為“中國制造”賦能
會上,李保芳再次重申茅臺目前的“三個一”目標:即股價過一千元,市值過一萬億,銷售過一千億。目前看來,“三個一”中前兩個已經實現。而按照集團前期所定下的目標和規劃,茅臺的1000億營收目標也即將實現。
從籌劃到當下目標實現的關鍵階段,茅臺所做出的一系列準備,都彰顯出茅臺的這盤千億大棋水準之高,立意超前,對傳統制造業所帶來的啟示,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注入的動力,其意義自然非同尋常。
自1951年國營化至今,茅臺從作坊起家,經歷了早期工業化改造,從計劃經濟工廠向市場化企業的轉型,實現了從地方國營企業向全國產業龍頭的蛻變。茅臺深諳企業高質量發展之道,也明白產業高度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要打造和輸出一種全新的、更有說服力的‘中國制造’價值鏈”,李保芳認為,不管是一汽、格力,還是茅臺,或是在座的其他兄弟企業,都需要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為“中國制造”超越時空、語言、文化界限和壁壘走出去,而矢志努力的格局、擔當與責任。
李保芳再談告別“國酒”,你怎么看后千億時代的茅臺品牌建設?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