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與遵義,形似而神不同,才釀出了濃香和醬香的經典。
文 | 云酒團隊
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畔,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境內,有座名叫“雞鳴三省”的村莊,因雄雞報曉、三省皆聞而得名。
1935年2月,紅軍在這里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史稱“雞鳴三省會議”。“雞鳴三省會議”是遵義會議的延續,解決了遵義會議還未解決或未來得及解決之問題。
一個村莊,兩場重要會議,連接起瀘州和遵義,也被歷史銘記。后來,還有許許多多故事在瀘州和遵義之間上演。
白酒便是其中最精彩的一個。
瀘州和遵義,是川酒和黔酒的代表地區,2019“川酒全國行”第二站走進貴州,便是為了延續川酒、黔酒的故事。
▲“雞鳴三省”紀念碑
無法切割的聯系
生活在川黔交界地帶的百姓可能常有這樣的一幕發生:一腳踏過去,就到了四川,一步收回來,又是在貴州。
赤水市是遵義下屬的一個縣級市,位于貴州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根據地理學劃分,作為遵義的一部分,赤水地處四川盆地之內。因而,整個赤水東南方向與貴州省習水縣相連,其它方向與四川省瀘州市的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接壤。
獨特的地理位置,令這里成為川黔交融最集中的區域之一。在部分村莊中,甚至兩處相鄰的民房也會存在一間屬于四川,一間屬于貴州的情況。盡管血緣相親的親戚之間,一道隱形的界限把他們分在了不同的省份和縣份,但比鄰而居的情誼卻是難以割舍的。
正如赤水河兩岸大大小小數百家酒廠一樣,無論屬于四川,還是屬于貴州,都共取一抔赤水釀就美酒。
相傳,漢武帝時期被選為貢酒的枸醬酒,便起源于戰國時期的古夜郎國。而據后人考證,四川古藺便是夜郎國曾經的轄地,貴州遵義一帶也是古夜郎國的管轄范圍。因此,作為醬酒起源的枸醬酒,與如今的茅臺酒、郎酒都有著深厚的淵源。
無論從哪方面看,瀘州和遵義一衣帶水,通過一條綿延不絕的酒脈相連,白酒正是其中的“使者”之一。
遙望酒史,同站巔峰
同立于中國白酒的榮譽之巔,瀘州和遵義有著同樣源遠流長的釀酒歷史,都是中國白酒誕生、進步和發展的見證者。
“拔塞千家醉,開窖十里香”,在瀘州,如果剛好趕上瀘州老窖酒廠開窖,那便是“酒城”最好的日子。風過瀘州帶酒香,香飄萬里四海揚,瀘州的酒香,從千年前飄來。
自漢代以來,飲酒文化就已在瀘州盛行,到宋代已是“江陽酒有余”。曾有記載,當時瀘州是全國商稅最高的26個城市之一,其中酒稅占據整個商稅的33.6%。
據《說微堂雜記》記載:“元泰定年間,瀘州忽有脫穎而出者,郭氏懷玉也。十四歲學藝,四十八歲制成釀酒大曲,曰‘甘醇曲’。”可見在元代時,歷史上的瀘州人已經造出了最原始的大曲酒,開創了中國大曲蒸餾酒釀造史。而“甘醇曲”,就是如今瀘州老窖特曲的源頭。
及至明清,大曲酒釀造技術已十分成熟,光緒年間已然遠銷省外,后來更成為中國名酒之一。而“明代瀘州老窖窖池”從1573年使用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造就了今天的國窖1573。
在元末明初,蒸餾酒在貴州誕生。到明末清初時,遵義人在數百年來口傳心授的基礎上,在釀造技藝中首創“回沙”“串香”等工藝,遵義白酒逐漸聲名遠揚。
清朝康熙年間,茅臺酒工藝日臻完善,茅臺春、茅臺燒春、茅臺燒酒名聞周邊,清道光時被遵義大儒鄭珍贊譽為“酒冠黔人國”。隨著“回沙”工藝完全成型,解放后的遵義釀酒進入新的工業時代。
瀘州和遵義的釀酒史,花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兩個地方,為中國白酒貢獻了最為濃墨重彩的兩筆。
“形”雖近,“神”卻不同
共享一條分界線,在地理劃分上又同屬于四川盆地,作為白酒產區,瀘州產區和遵義產區“樣貌”相似,“內在氣質”卻完全不同。
酒城瀘州,四面屏障,來自不同方向的氣流匯聚在這個窄口深低的“窖池”中,形成了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更為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其所處的北緯28°,本身就已是“世界名酒帶”,瀘州產區更是其中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酒的生態區。
瀘州產區年平均氣溫、年平均降水量、年光照時間、無霜期都處于釀酒的最佳值范圍內,森林覆蓋率高,植被良好,也更有利于微生物的聚集繁殖。加之川南水系發達,土壤肥實,養出了最適合釀造濃香白酒的優質原料。種種因素,讓酒城瀘州擁有了世界上最為純正的濃香美酒。
而以醬香見長的遵義產區,其醬酒核心產區茅臺鎮三面環山,形成了“冬暖、夏熱、少雨”的獨特小氣候,在這個“燥熱”的河谷中,微生物擁有絕佳的生存條件,上百種微生物參與了醬香的形成。
經茅臺鎮紫色砂頁巖“過濾轉化”的河水,成為釀造茅臺酒的血液,當地獨特的糯紅高粱,成為茅臺酒的血肉。
形似而神不同,才釀出了濃香和醬香的經典。如今,這場川黔酒業融榮共生的“雙城記”,又將上演新的傳奇——“川酒全國行”第二站,把“濃香鼻祖”瀘州老窖帶往貴州,濃醬之間,從此又多了一名“使者”。
2019年9月8日-12日,貴陽國際會展中心,川酒全國行貴陽站與你不見不散!
川黔之間的酒脈傳奇,你還知道多少?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