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白酒泰斗、一代宗師周恒剛先生誕辰100周年,9月26日在北京隆重舉行了紀念大會。眾多白酒專家、企業和媒體代表,以及周恒剛老先生的家人出席了紀念活動。周恒剛先生一生治學嚴謹,為我國釀酒工業辛勤耕耘,深入白酒企業第一線,解決了白酒企業中無數疑難問題,提出了生產、技術、質量、香型等方面許多獨特見解,培養了一批行業專業人才,親自帶出了一支完整的專業隊伍,促進了中國白酒由作坊式向現代化生產的轉變。
在中國白酒的發展歷程中,一代代匠人用智慧和雙手,推動行業不斷向前發展,并激勵著后來者的傳承和創新,他們是中國酒業最珍貴的財富,周恒剛先生正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在活動現場,周恒剛先生愛女周心明女士,高級工程師、貴州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醬人席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周恒剛先生愛徒席玉,以及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研士生導師、貴州省發酵與生物制藥工程實驗室副主任龍則河,四川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葉青,交談對一代宗師白酒科學巨匠周恒剛先生的敬畏和感懷。
周心明:父親生活簡樸有原則不隨流
周心明說,我父親一生都很簡樸,在家庭生活上一切從簡,在企業也從不鋪張。記得在六七十年代,父親出差還要自帶行李,背上臉盆用具。他出差常用的那個臉盆,也是一次次修補,換底。記得我小時候,有一天窗外傳來換鍋換盆底的吆喝聲,父親叫我去給臉盆換底。那手藝人搖搖頭說,這盆邊太淺,鑲不上底了。但父親不讓扔掉,他在盆里種上花草。對我說,這盆還可以當花盆用,這些植物屬草本科,等花開了,爸爸就該出差回來了。
她回憶道,還記得有一次,父親帶隊去河南一家酒企搞技術項目,東道主盛情款待。從早上就開始大擺宴席,父親再三提醒,不要在吃飯上浪費時間,要一切從簡。可東道主依舊招待沒有改變。父親和現場人員加班加點,在提前完成項目工作的第二天,父親一早5點鐘起床,敲們叫醒同行人員,通知他們五點半準時出發。等廠方來人時,早已人去樓空。他們才知道父親是因招待吃飯太鋪張,且耗時太長而生氣了離開。廠方后來一再致歉說,周老是德高望重的泰斗級人物,就怕接待不好,結果……這件事在行內傳為佳話。
周心明說,在我陪伴父親的那幾年,酒企負責接待的人員,還經常提起這個故事,并開玩笑的說,聽周老的,豐儉都由周老說了算。父親解釋說,我剩下時間不多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有功夫在酒桌上推杯問盞的,也看不慣鋪張浪費。這就是父親的性格,剛正不阿,行事為人有自己的原則,不隨從于社會潮流。
席玉:恩師教會我釀酒
席玉是醬人席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周恒剛先生弟子,對于恩師周恒剛的言傳身教,感慨很多回憶。二十多年前,席玉曾經在恩師周恒剛身邊得到幾年時間身影不離的親授,從而使得席玉對茅臺醬香的復雜釀造工藝,有了無限的探索欲和中國白酒釀造技術的深厚積淀。席玉說,恩師這句話讓他受益一生。“只聽不行,一定要扎根在茅臺鎮醬香酒的生產一線干上八年十年才行”。
席玉說,記得那些年,老師常帶我一起在河北等地幾個白酒廠做技改,只要有空聊天,他給我講得最多的就是周總理親定他茅臺試點。他說我這個哈工大學微生物的也沒燒過茅臺呀。所以就走訪了眾多原來的老酒師對傳統工藝進行整理。帶領團隊歷經三年時間,若干次的試驗、調整、重新梳理并固定了茅臺工藝,直到周總理品了茅臺沒問題才算試點結束。
當時,周老帶著“特別是講到醬酒茅臺的工藝和技術等關鍵環節時,周老都讓我認真做好筆記,叮囑我回去以后一定要到生產中,在扎扎實實的實踐中反復感悟與體會。”這段珍貴的經歷,使席玉對醬香型白酒有了深入全面的認知。
周老留給席玉的不僅是知識,還有一絲不茍、嚴謹細致的科研工作精神和謙虛平和的人生態度。中國的白酒技術,其中傳承的不僅是以周老為代表的酒界前輩們的技術與工藝,更重要的是傳承了前輩們高尚的精神與人格。
龍則河:在周老身上我學到用心與執著
龍則河是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研士生導師、貴州省發酵與生物制藥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業界知名的釀酒大師。龍則河在白酒生產釀造一線至今達幾十年,一直沒有間斷。對中國白酒有著獨到的解讀。
在參加周恒剛紀念活動后交談中說,我在周老身上獨到這樣的體會和感悟,我們要想在釀造行業做出點成績,首先的是要靜心用心,拋開時事煩躁雜念,不斷探索求證,對一項工藝技術問題的解決,不怕反復的失敗,經過百次千次實驗才能成功。要有執著的一種精神。
還有就是要不斷積累總結。周老一生著作貢獻很多,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財富。我們在實踐中也需要不斷去總結,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都應該善于積累收集,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取得大成功。
葉青:在創新發展中傳承
四川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秘書長葉青認為,傳承與創新發展,需要行業人有全新的認識高度。作為中國醬香型白酒奠基人,科學巨匠、一代宗師周恒剛的成就與貢獻,對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意義。以周恒剛帶頭的白酒前輩們經歷歲月的煎熬,在基層一線反復的實踐探求,不求回報,總結出了中國白酒的一系列釀造技法以及產業方向。
傳統釀造技法必須要堅守傳承好,發揚好使用好。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不能脫離傳承去談創新,只有在傳承前人智慧中才能談得上創新發展,才能尋找發現新方法,達到新高度。
前茅臺集團董事長季克良先生在周老塑像前三鞠躬
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