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寧王之變,主流史書的記載對寧王朱宸濠很不利,無非都是說他為人輕浮、做事殘暴,野心巨大,不得人心,而朱宸濠卻有“長民之德”。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呢?朱宸濠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寧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玄孫,雖然朱宸濠比朱厚照只大12歲,但要論輩分,卻和朱厚照祖父是一輩的。寧王的封地本來不在南昌,而是在現在的內蒙寧城一帶。在燕王朱棣奪取皇位的過程中,朱權出過大力,朱棣曾經許諾過朱權很多的好處,當然啦,都是一些空頭支票,反倒是在永樂年間,寧王的封地被遷徙到了江西南昌。明朝的親王,沒有地方政治的管理權,但卻允許擁有一支護衛軍隊,人數從兩千到兩萬不等。明英宗時期,當時的寧王府被革去了護衛軍隊,所以朱宸濠繼位時,手里是沒有軍隊的。
朱宸濠是一個天生的野心家嗎?也不是。雖然有江湖術士曾講他有異相,南昌城南有天子之氣,他也沒想著要造反,而是想通過合法的途徑來獲得一切。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兒子,群臣數請以宗室之子過繼,朱宸濠認為這是個機會,于是結納百官,請他們為他說好話,同時又買通錢寧等人,求他們建議把他的一個兒子送到北京,在太廟舉行的儀式中承擔太子所要擔負的任務,不過這件事情最終沒有辦成。與此同時,他也開始了恢復寧王府護衛軍隊的努力,最初,他買通劉瑾,恢復了護衛軍隊,劉瑾被誅殺后,朝廷又取締了他的護衛軍隊,后來,他又通過錢寧等人的關系,重新恢復了護衛軍隊。本來一切事情都進展得很順利的,孰料一場皇帝身邊近臣的內斗,使他的努力付之東流。當時朱厚照身邊的人,也分為兩派,一派以錢寧為首,另一派以江彬、太監張忠為首。江彬、張忠想把錢寧整下去,就對朱厚照說:錢寧等人一再稱頌寧王,您怎么看呢?這可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呀!朱厚照立馬反問道:大家說一個官員賢能,可以往上提拔,一個藩王賢能,應該怎么提拔呢?張忠趕緊說道:他們說寧王勤勉,實際上是在譏諷您不勤勉啊,他們說寧王孝,實際上是在譏諷您不孝啊。朱厚照聽后大怒,下令趕走了寧王府在京城的人。
在南昌,副都御史、江西巡撫孫燧就是朱宸濠的死對頭。孫燧自1515年巡撫江西以來,多次與朱宸濠發生沖突,沖突可能涉及到了包括地方權力的爭奪等各個方面。在此期間,孫燧曾先后七次上書,控告朱宸濠私買武器、勾結土匪,意圖謀反。接著又有都御使蕭準上書,控告了朱宸濠同樣的罪行。這時,原來與朱宸濠有過比較密切聯系的大學士楊廷和、錢寧等人一看形勢對自己可能不利,也紛紛轉變了立場,但也沒有落井下石,而是主張先派親戚、大臣去勸誡朱宸濠,警告他安分些。本來,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誰知陰差陽錯,朱宸濠安排在京城打探消息的人卻傳錯了消息,說是朝廷要派人革除寧王的護衛軍隊,還要擒拿寧王。朱宸濠聞訊大驚,決定先下手為強。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這一天是朱宸濠的生日,他以宴請江西的主要地方官員為借口,在宴席上宣稱:“皇帝并非孝宗之子,祖宗不血食已14年,今得太后密詔,令我起兵討賊。”巡撫孫燧厲聲抗斥,被殺死,其他不從命者都被捉拿下獄,朱宸濠由此起兵造反,以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廢除正德年號,改元順德,集合一些地方勢力,號稱十萬,攻下九江、南康,聲稱要直取南京,長江南北為之震動。
在此,有一個問題,筆者一直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就是朱宸濠到底有多少人馬?史料上記載有10萬精兵,但筆者總覺得不靠譜,他的護衛軍隊最多不過兩萬人,就算他集合了一些地方勢力,能達到10萬人嗎?在沒有財政支持的情況下,他拿什么來養這么多人馬啊?而如果沒有那么多人馬,他就根本沒有造反的實力和條件,也就可以說明,他的造反是被逼的,是事到臨頭,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在此存疑并求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