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的新聞報道工作中,要繼續宣傳十年來釀酒行業和酒類專賣行業在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報道近兩年來治理整頓的初步成效,以堅定人們對進一步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的信心和決心;要加強改革開放政策連續性的宣傳報道,以穩定企業承包制、廠長負責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要繼續搞好釀酒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增加有效供給,提高經濟效益的宣傳報道。”1989年12月12日,在《華夏酒報》舉辦的骨干通訊員座談會上,時任《華夏酒報》總編輯董有震強調指出1990年《華夏酒報》的宣傳重點。
1990年,中國釀酒行業與《華夏酒報》一同都取得了新的發展,從呱呱落地到蹣跚學步,《華夏酒報》不斷在成長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為了滿足酒行業新聞傳播的需求,1990年,《華夏酒報》的出版由1989年的半月一期調整為每周一期。
行業管理趨向規范
《華夏酒報》1990年刊發的各類報道中,行業規范逐漸成為重心。
1990年12月13日,《華夏酒報》刊發的《白酒“熱”在治理整頓中降溫》一文中指出:“近年來,溫度急劇上升的白酒‘熱’在實施治理整頓的去年(1989年)開始降溫了。”首先是喊了多年未見成效的節約釀酒用糧已成為現實。其次是白酒的質量有了保障。此外,治理整頓使酒行業的產品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白酒向低度和降度發展的方向更加明朗,以非糧食為原料的酒類生產有了長足發展。雖然全國有上萬家酒廠關閉,產量減少萬噸,但全國酒行業上繳國家的利稅未減。
國家對酒類產銷的管理也十分重視。河北省商業廳、輕工業廳、北京鐵路局聯合發出通知,對調入(出)河北省的酒類產(商)品實行許可證制度。河北省商業廳、輕工業廳還同時頒發了《河北省酒類產(商)品專釀專賣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的通知。1990年6月26日,《華夏酒報》刊發的《河北實行酒類出入許可證制度》一文對此進行了報道。杭州、瀘州、煙臺長島、貴州、上海等地也陸續出臺對酒類批發、零售等的相關政策。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曾于1990年9月前后向國務院呈報了《關于改革和強化酒類行業管理機制》的書面建議。建議提出,應確定3年治理整頓目標,壓縮酒類總產量,取締各種投機活動;成立酒類專業管理總局和酒類專業總公司,全權管理和經營酒行業;制定酒類管理條例,明確規定酒類的專營政策,明確規定取締私營釀酒,明確規定釀酒企業和售酒企業的合格條件。1990年9月18日,《華夏酒報》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相關報道。
1990年,不管是行業協會還是地方政府都在積極為規范酒行業建言獻策,《華夏酒報》作為與酒行業一同發展的報紙也不例外。1990年11月20日,《華夏酒報》記者汪玉春刊發一篇評述,題為《驅假酒于市場之外》,文中提出“治亂也宜用重典”,建議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努力把治理假酒的條例、辦法落到實處,在整個社會造成一個“假酒過街,人人喊打”的局勢,這樣才能驅假酒于市場之外,才能陷假酒制造者于滅頂之災,才能維護好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酒業這方凈土。
技術改革逐漸成熟
1990年,釀酒行業在技術上也逐漸成熟,多家酒企采用不同的技術手段,加快釀酒技術的變革。
1990年5月1日,《華夏酒報》刊登的 《雙溝酒廠三年節糧一千八百噸》顯示,雙溝酒廠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堅持多品種地研制和開發優質低度酒,3年下來共為國家節約糧食1800噸。
不僅僅是白酒廠,啤酒廠、葡萄酒廠也很重視加快技術進步。1990年6月26日出版的《華夏酒報》上,《臨海啤酒廠重視智力開發》一文講述了浙江臨海啤酒廠重視智力開發工作,經常聘請上海、杭州等地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來廠授課。工人們利用所學,將洗瓶設備能力提高了75%。同期刊發的《連云港葡酒廠設立科技成果獎》一文中提到了連云港市葡萄酒廠在廠內設立“雙革四新”科技成果獎,以推動企業的科技進步。
1990年11月27日,《華夏酒報》刊發評論員文章《發展酒業的戰略思考:技改》,文章寫道:“前不久,李鵬同志在全國工業生產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在‘八五’乃至今后十年中,工業以技術改造為主。這是我國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也是我國釀酒及飲料工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文章還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七五’以來,我國技術改造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相當可觀。”文章以江蘇雙溝酒廠為例,指出了技改的突出效果。在同期刊發的《更新生產設備,加速技術改造,哈爾濱酒廠連年躍上新臺階》一文中,也提供了釀酒企業技改的范例。
流通格局不斷完善
企業的發展除了行業的支持、制度的規范、技術的進步,還離不開流通格局的不斷完善。
隨著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做好放開名煙名酒價格提高部分煙酒價格工作的通知》(國發〔1988〕44號)文件的實施,對酒企發展的影響也持續到1990年。為了擴大市場,刺激消費,很多酒企研究經營策略,完善流通格局。《華夏酒報》多次刊發酒企實施的新舉措,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和共鳴。
1990年3月27日刊發的《煙臺釀酒廠堅持地產地銷》一文中提到,山東煙臺釀酒廠立足當地市場,搞活生產經營,不僅劃分出不同類型的消費群,按消費習慣生產不同類型的高中低檔系列酒,還注意搞好產品銷售基地的建設,使產品銷售逐步形成“生產廠家——縣區酒類專賣單位——鄉鎮經銷店——個體經營點”的批發零售網絡。同期的生產、銷售、消費專版上,也刊發了青島第一釀酒廠、山東曲阜酒廠、夏王酒飲料有限公司如何以市場為主導,采取靈活措施,調整結構,實現產銷兩旺的實例。
與此同時,作為流通格局重要一環的全國糖酒會也迎來了變革。
1990年春天,在河北石家莊召開的糖酒交流會正式實施了集中布展、集中交易的規范化發展。
從封閉到開放,從松散到規范,從單一經濟成分到多種經濟成分,從計劃會、供應會到買賣雙方直接交流協商議價,在全國糖酒會的見證下,中國酒類商業進程和流通格局逐漸迎來市場化新局面。
盡管這一時期的流通變革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市場的活力已經顯現,酒類流通行業的春天正在到來。
1990年秋,全國糖酒三類商品交易會正式更名為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并沿用至今。也正是從這年起,糖酒會在中國糖業酒類集團領導的組織下,先后對展區的設置與管理、會期長短、廣告的規劃與發布、代表的接待與安排等方面進行調整,使糖酒商品交易會盡可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適應各地參展商的需要,也適應大多數參會人員的需要。
“受益于國家‘治理整頓’方針的貫徹執行,酒類市場出現轉機,商品貨源充足,價格平穩,1990年全國糖酒春交會的酒類總成交額達到10.6億元,較去年春交會上升7.7%,比秋交會增長近一倍,并出現低檔酒、名優酒兩頭走俏的格局。”1990年5月15日,《華夏酒報》對當年春季全國糖酒交易會的一篇報道,總結了1990年的行業狀況和成績。
1990年的《華夏酒報》,通過多方位的采訪,全方位的報道,成為全國釀酒行業宣傳宏觀政策的陣地,傳授最新釀酒技術的良師以及傳播酒文化的益友,架起生產、銷售、消費的橋梁。
- THE END -
大數據揭秘
最完整的酒業地圖
不同角度、不同層面
回顧與梳理
集聚學者、協會、專家、企業等各方力量
對中國酒業的歷史以及未來
進行客觀的解讀與分析
更多酒業要聞
01- 酒業新格局:“2018酒業股投資機會在哪里,看各大券商們怎么說”
02-白酒事記:“2018,白酒業的優與憂”
04- 啤酒事記:“業外資本紛紛舉牌,啤酒市場到底有什么樣的故事發生……”
06- 特別報道:“余光中:淡的是李白的酒,還是那絕世的《鄉愁》”
版權聲明:
投稿合作:390275157@qq.com
廣告合作:t390275157 (微信)
歡迎添加微信與我們保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