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唯美的靈魂能讓人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并與命運和解。”這句話出自酈波。他曾在《百家講壇》風靡一時,又在《中國成語大會》幽默點評,也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詩詞情節。鏡頭之外,他又是一位儒雅風趣的老師,將每節課都上成了一首詩。
因為偶然的機遇,在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執教的酈波走上電視熒屏。2009年到2013年間,他多次做客《百家講壇》,用風趣的語言和招牌式的微笑,把張居正、戚繼光、曾國藩等歷史人物的故事講得深入淺出。為了講好每一堂課,他常常一個人于秦淮河邊慢慢散步,藉以揣摩、體悟人物的內心與命運。
憑借著對歷史和詩詞的獨特見解,在《中國詩詞大會》中,酈波連續三季出任點評嘉賓。他還總結出了詩詞的“無用之用”,認為詩詞“是一種撫慰心靈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養靈魂的力量”。
鏡頭中的酈波無疑成為了一位詩詞“明星”,但在他看來,自己仍舊是一名教書匠。酈波將上課看成是最大的愛好,因此,每節課都充滿輕松、愉悅。他的學生常常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儒雅,風趣,他的每節課都像一首詩。”
平日里,除了上課、看書和思考,酈波還愛好武術和民族音樂,生活得如詩一般優雅,韻味十足。“我喜歡這種沉浸在人物命運里的對歷史的找尋,以為只有這樣,歷史、文化,還有那些民族血脈里的傳承,對于我們后人來說,才不僅僅是一些空洞的存在。”酈波在讀史中傾聽,在讀人中思考,將生活變成美的享受、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