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位熱心讀者給我來電,稱看到公司征集醬香型產品古貝元的老產品以及有關老資料的廣告,打算將其珍藏了好幾年的一瓶木蓋東陽好酒拿來展覽,但條件是展覽完畢馬上拿走,絕不出手。我試探性地問他多少錢可以考慮,他電話那頭立即否定:“去年他們出到3000我都沒賣,現在更是多少錢也不賣了。這東西已經絕跡了,我寧肯自己把玩,也不會賣了它。”
還有一位遠在浙江的武城老鄉來電,說他有一瓶三角型瓷瓶“東陽好酒”。這回,不但公司沒有,我連聽都沒聽過。“三角”不是濃香型嗎?怎么出來醬香型了呢?據這位老鄉說,剛出第一批就是這種瓶,后來才換的壇子型東陽好酒。原來如此 !雖然最后的結果是“沒時間送過來”,但是能珍藏30多年,足以說明古貝元在老百姓心里的分量。
2017年金秋,茅臺集團原董事長季克良先生親臨古貝春,對公司的醬香型產品進行了品鑒指導。他感慨,他的老師杜安民先生34年前受自己的委派來武城酒廠研制古貝元,時至今日,他“來遲了”。對于古貝元的品質,季老給予極高的評價,并揮毫題詞:“南酒北釀 醬香傳承。”
老百姓將古貝元看做一個不可復制的經典,大咖們則將這段故事譽為“南酒北釀 醬香傳承”的佳話。正值2020中國首屆醬酒文化節在公司舉辦之際,我們今天將帶領大家進行一場世紀巡禮,以此紀念為“醬香北宗——古貝元”付出過心血的人們!
韻味自黔來 獨得真傳光古貝
1983年,正是武城酒廠如日中天的時候,“三角古貝春”醇香甘洌,供不應求。拉酒的車隊排到了大門外,拿著張子文的批條出了廠門就能翻倍賣錢。
“武城酒廠要生產‘茅臺’了!”消息不脛而走,人們歡呼雀躍的同時,也不乏擔憂、反對,甚至發牢騷的聲音。
“酒廠正紅火著呢,搞什么醬香不是多此一舉嗎?萬一搞不成咋辦?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茅臺是南方的特產,北方能造出來嗎?”
說咸道酸的不少,可張子文充耳不聞。在全廠干部大會上,他發話了。
一席話說得在座的干部都低下了頭。
要想造北方“茅臺”,離不開茅臺酒廠的幫助。但茅臺酒廠是酒業老大,憑什么和我們這個小字輩合作呢?張子文當然比別人更清楚。想和茅臺合作,一定要有個“大媒”!這個人應該是誰呢?
這天他正在辦公室琢磨,突然石永蘭踏進門來。一見石永蘭,張子文真是喜出望外。原來,他想到了時任貴州省副省長的傅愛農,五、六十年代傅愛農曾任德州地委書記,而武城縣離休老干部石永蘭曾當過傅的秘書,這件事還得請石永蘭出馬。
第二天,石永蘭帶領酒廠供應科的劉寶申,晝夜兼程前往貴州省貴陽市。
當時,貴州省工業會議正在貴陽召開。當傅愛農得悉二人的意圖后,立即把茅臺酒廠廠長季克良從會上找來。傅愛農對季克良說:“這二位是我的德州老鄉。他們所在的國營武城酒廠生產地方名酒古貝春,是濃香型的,想再開發個醬香型酒,你看看派個技術人員去幫幫他們的忙? ”季克良聽后笑了,說:“應該說,技術不能外流。但省長發話了,對你家鄉這個忙,我怎么也得幫。”接著他介紹了剛剛退休的老生產技術科長杜安民,并寫了封信由石永蘭拿著直接到仁懷縣茅臺鎮杜的家中找他。
杜安民退休后在家休息了不到一星期,這天中午就被兩位遠方之客叩開了房門。石永蘭遞上季廠長的信說:“杜科長,茅臺酒好喝,但很難買到。為了讓俺鄉親們喝上武城‘茅臺’,我們今天專程來請您了……”杜安民展信看到季廠長的明朗態度及眼前迢迢數千里奔波而來且求賢若渴的石永蘭,被深深地感動了。短短幾句交談,沒有提任何條件,就跟隨石永蘭二人出門上車了,一路跋山涉水來到武城酒廠。
杜安民1922年生于貴州省懷仁縣一個貧苦市民家庭。兩歲時失去了母愛,當時家庭條件十分困難,他養成了勤奮好學、迎難而上、不怕艱苦的性格。建國前夕,進入茅臺酒廠當了一名學徒工。他虛心向老師傅學習,從細微末節中積累釀酒經驗,工作中取長補短、精益求精,為以后“國酒茅臺”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他工作認真出色,受到同事、領導的認可,1953年晉升為茅臺酒廠生產技術科長。
杜科長剛來武城時,生活不適應,水土也不服,但他在張子文書記無微不至的關心與大力支持下,克服了種種困難,決定搞兩個實驗池。當時生產設備簡陋,南北氣候不同,從制曲潤糧、粉碎、面粉配比到踩制成型及曲室內管理,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他的指導。經過二十幾天的努力,醬香型酒曲培養成熟。緊接著從原糧選擇到進入池內發酵,每個細節他都嚴格要求、耐心指導。他經常起早貪黑,辛勤工作,看水分的大小,查看溫度的變化情況,掌握池內的發酵規律,每一次操作他都記入日記。整個生產周期歷時十一個月,分為兩次投料,八次發酵,七次拷酒,分等級入庫儲存,再經過精心勾兌。
1984年7月,一個醬香型新品種——古貝元酒終于在武城酒廠誕生了。從此,武城酒廠的系列酒中又增添了一朵傲然開放的奇葩。此酒具有“醬香突出、細膩優雅、酒體豐滿、空杯留香隔日不絕”的風格特點。產品投放市場后,倍受用戶青睞,有“中國北方茅臺”之稱譽。曾榮獲省優產品、國家食博會金獎和布魯塞爾國際銀質大獎。中央首長陳云夫人、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品酒題詞曰:“不是茅臺,醇似茅臺,空杯留香,香襲人。 ”
而杜安民老先生,哼著他的南方小調攜妻帶子在武城酒廠一住就是十年,與張子文及武城酒廠的干部職工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醇醲從魯去 但憑特色燦新元
有了好的工藝和產品,是不是就萬事大吉呢?當然不是。一個優秀的產品,如果不能有近乎癡迷的持續多年的守望,和對工藝的不斷改良,早晚會被變化莫測的市場所淘汰。
如果說大膽決策是前提,多方支持是機遇,那么不忘初心才是古貝元能傲視北方的關鍵,有了張子文的決策和促成,更得有周曉峰的執著與堅守!
正如我公司總釀酒師董福新所說的,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轉變,古貝元酒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作為北方醬香型白酒的代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后來在人們的視野內,似乎看到更多的是濃香型古貝春為魯酒爭得了眾多榮譽,而醬香型古貝元頗有幾分“退隱山林”之意。其實則不然,在這20余年間,新一位掌門人周曉峰從未放棄醬香產品的潛心打造。如果將濃香、醬香比作我們的一對翅膀,那醬香無疑是我們一支“隱形的翅膀”,只待羽翼豐滿,必然扶搖直上!
這期間,我公司在醬香酒的釀造工藝革新優化方面做足了文章。
——制曲工藝中有一個俗稱“扒房”的環節,就是將已經發酵一段時間的高溫曲塊重新排列,以達到充分通風和發酵的目的。傳統工藝中,有“一次扒房”和“二次扒房”之說,各有優缺點。我公司經過長期摸索,將兩者結合,根據氣溫和曲塊實際發酵溫度隨時調整,達到了最佳的發酵效果。
——為了營造和茅臺酒廠相似的氣候環境,我公司在醬香型酒班采取了保暖保濕措施。如加裝暖氣、定期噴水等,并隨時監測,令室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5℃,從而使堆積發酵的時間由13天縮短至3天,解決了長期堆積發酵,酒坯子霉變長毛的痼疾,為入池發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醬香型白酒窖池容量是10000斤糧食,我公司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發現15000斤的容量是最佳發酵空間,此時發酵最為充分,香味物質最為豐富,于是在2009年,我公司將醬香型酒班窖池容量改為15000斤,從而提高了出酒率和香味物質的比例。
——與擴大發酵空間相反,在蒸餾階段,我公司卻在2010年縮小了蒸鍋容量,由傳統的投料2000斤改為1500斤,由于投料減少,在相同的氣壓下,蒸汽在蒸鍋內的循環次數增加了上萬次,香味物質和有益成分汽化更加充分,有效促進了提香、提純效果。
目前,公司醬香型酒班出酒率穩定在41%左右,比杜安民先生時期增長了13.6%,口感和理化指標均直追茅臺。
2013年,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飲酒口味的多樣化以及對健康、綠色、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促使醬香型白酒倍受青睞。
眾所周知,醬香型白酒與其它香型酒相比,酸度要高出很多,內含不易揮發的上千種對人體有益菌,且刺激性小;酚類化合物較多,長期適量飲用醬香型白酒有益人體健康,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不僅如此,在香型差異成為大眾消費發展趨勢的前提下,人們開始更多地選擇入喉柔和不燥辣、容易上口、幽雅細膩的風味,這就是醬香型白酒的風格。
雖然我公司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是多年的、成熟的生產工藝,但是在如今這個追求健康的時代,想讓古貝元成為百姓餐桌上的新寵,光靠這些顯然很不夠。為此,周曉峰董事長審時度勢提出了“打造有機健康白酒”的口號,以順應市場需求。為此,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生產研究。現在公司的醬香型有機白酒和有機原料基地已經雙雙通過了國家權威部門的有機認證,成為山東省第一家擁有產品和原料 “雙認證”的白酒企業。
在原料基地,一片片沉甸甸的高粱穗閃著紫紅色的光澤。
“為從源頭上保證有機白酒的質量,我們投入巨資在我縣大屯水庫附近建設了5萬畝有機釀酒原料基地,種植的高粱等作物在生長期間不添加任何化肥和農藥,做到了絕對無污染,這樣就從源頭上保證了有機產品的純凈性。 ”公司執行總經理趙殿臣告訴筆者。
在公司酒仙山下,趙殿臣告訴筆者,為了給有機白酒創造一個生態儲藏的條件,公司歷時3年的時間,修建了一座海拔78米的酒仙山,山下埋藏著4層酒庫,可用于儲存原酒8000多噸,以此提高和加速白酒的老熟。據了解,酒仙洞內恒溫、恒濕的天然環境,使原酒的老熟速度是洞外的三倍。良好的儲存環境,造就了古貝春酒上乘的品質。俗話說:“神仙在洞中,洞中有寶藏。 ”我們現在可以這樣說:“神仙在天上,好酒在洞中。 ”
2013年6月20日,52度淡雅醬香型古貝元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授予“2013年度中國白酒國家評委感官質量獎”;7月17至19日,“2013年第七屆山東省白酒行業評委年會”在濟南舉行,古貝元酒又摘得“2013年度山東省白酒感官質量獎金獎”。這些榮譽的獲得標志著古貝春公司的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獲得了專業機構的認可,為下一步古貝元酒的市場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磨一劍 魯北茅臺吐異香
1983年到2013年30年間,古貝元走過了一段崎嶇坎坷的道路。從杜安民先生遠涉千山萬水將茅臺工藝留在武城酒廠,到東陽好酒嶄露頭角一時風光無限,從九十年代的退隱山林臥薪嘗膽,到新世紀古貝元重出江湖縱橫天下,古貝元的發展頗具戲劇性更具必然性。這里面有時勢造英雄的時代背景,更有幾代人的堅守和多位大師的匠心獨運。
2014年開始,周曉峰董事長指示吳兆征總工研制中度醬香古貝元。當時醬香型白酒已經被消費者廣泛接受,但周總經過科學研判認為,在北方特別是山東地區,消費者更青睞低度白酒,如果能讓醬香型白酒不但降度,還能保留醬香的獨特風味口感,二者達到完美平衡,則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美好的享受。
吳兆征這位杜安民先生的嫡傳弟子,勇敢地挑起了這項重擔。但正如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黨委書記、白酒專業委員會會長馬勇所說,相對于高度酒來說,白酒的降度技術更加復雜,難度更高。特別是醬香型白酒的降度曾一度是白酒業界的技術難題。任務之艱巨、影響之重大,作為中國白酒大師、親手勾調奪得2005年全國濃香型白酒質量鑒評第一名的百年老窖的吳總自是心知肚明。但舍我其誰?既然時代選擇自己,周總信任自己,那就只能披甲上陣、一往無前!
……
2018年11月18日,德州鳳冠假日酒店彩旗烈烈、拱門高舉,各級行業領導,著名白酒、保健專家,市縣老領導,健康協會、各武城商會、團購企業、古貝春經銷商代表、媒體朋友齊聚鳳冠,見證全國首款46度醬香型白酒的隆重推出。
會議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而中產階級的崛起,又催生了對“健康飲酒”的消費訴求。醬香型白酒因其獨特、復雜的生產工藝,“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正在成為中高端市場的寵兒,孕育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商機。特別是中度醬香型白酒,因降度后適應了大眾化口味,更成為萬眾期待的神秘新品。誰能占領這一市場制高點,誰將引領白酒消費新時尚,開辟白酒消費新紀元。但是,由于醬香型白酒特別是中度醬香型白酒特有的復雜工藝、較長的儲存周期和較高的生產成本,令諸多酒企“望酒興嘆”。本次會議推出的46度醬香型古貝元白版酒,師承茅臺,歷經35年工藝沉淀,以中國白酒大師吳兆征領銜的創新團隊3年打磨,20多輪次白酒專家和消費者的品評,在降度的基礎上完美保留了香氣的豐滿、醬香的優雅,讓口感更舒適,獲得了酒體的完美平衡。對于該酒的問世,與會領導和專家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殷切的期待。
中度醬香的成功推出,令吳兆征松了一口氣。不但為自己,也為對得起季克良先生“南酒北釀 醬香傳承”的充分肯定。
2017年金秋時節,季克良先生蒞臨古貝春指導工作。在仔細查看了中高溫醬香型大曲后說:“在北方能做出這樣的曲難能可貴。”在視察了古貝春科研中心后,在科研中心學術報告廳舉行了“古貝春集團醬香型白酒專家品評會”。各位專家對三十年古貝元、國蘊·六道和花壇古貝元三款產品進行了仔細品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給出了“微黃透明,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口感高雅舒適,陳香味濃,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評語。會上,季老談了這次古貝春之行的深切感受。一是沒想到古貝春的企業文化特別是各界題詞做得如此扎實和豐富多彩,他“來遲了,非常遺憾,如能早一點來,一定能學到更多東西”;二是沒想到公司如此尊重科技、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從這一點上來說,古貝春的發展后勁還很大;三是沒想到公司30多年來對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的孜孜不倦地鉆研,并取得了很高的成績,非常難得。
談起早在1983年就來到古貝春研制醬香型白酒的茅臺酒廠前生產技術科長杜安民先生,季老感慨地說:“杜安民先生是我的領導和老師,當年經我舉薦來到古貝春研制醬香型白酒,我早就想來看一看他當年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我還是來遲了。看到古貝春對他非常尊重,給予他很高的待遇,我代表杜安民先生的親屬向古貝春集團有限公司表示誠摯的謝意!看到古貝春的醬香型白酒取得這樣的成績,我非常欣慰。”
青藍相接 無愧萬里尋香
杜安民先生在武城酒廠的事跡一時傳為佳話,“杜安民”已成為古貝春的一個文化符號,在古貝春的發展史上留下深深地烙印。不管時空如何轉換,歲月怎樣滄桑,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2018年12月26日至27日,我公司隆重舉行醬香傳承35周年慶祝大會和紀念杜安民先生誕辰95周年活動。杜安民先生子女:茅臺集團原勾兌師杜定英等4人參加活動。
他們首先來到位于老廠的杜安民故居。作為杜安民先生子女,杜定英女士于父親在武城酒廠工作、生活期間多次來公司探望,并指導公司的醬香型白酒生產。這次故地重游,睹物思人,心中非常感慨。在杜安民先生故居,看到一件件舊家具一如往昔,她與陪同前來參觀的武城酒廠部分退休老同志深情回憶起小院往事,不勝感慨:“當時就是這個樣子。”臨行,全體參觀人員在杜安民先生故居前合影留念。回到新廠,一行人在杜安民先生塑像前舉行了莊嚴肅穆的敬獻花籃儀式。
杜定英表示,父親不遠數千里來到武城酒廠,研制了古貝元,將茅臺工藝留在了武城酒廠,也受到了酒廠干部職工的尊敬與愛戴,并由此結下了善緣。今后,我們要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繼續締造“南酒北釀、醬香傳承”的佳話。
她強調:“作為北方的醬香型品種,古貝元無疑是首屈一指的。由于南北氣候差異,醬香型白酒很難在北方扎根,但是父親將它帶到了北方,就等于種下了一顆種子。雖然他對古貝元工藝根據北方氣候特點進行了多次改良,但是,只有堅持不懈的生產、堅持不懈的改良、堅持不懈的探索,才能使這一工藝不斷完善。而古貝春集團35年來就是一直這樣做的。這一做法彌足珍貴。我品嘗了古貝元,確實達到了優雅細膩、醬香突出、空杯留香的標準,沒有嫡傳的茅臺工藝和多年的生產經驗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特別是最近推出的中度醬香型白版酒,更是對古貝元的一次大膽創新。我看,古貝元完全有能力成為山東省乃至全國醬香型品種的新秀,前景非常廣闊。”
周曉峰董事長高度評價了杜安民先生為我公司研制醬香古貝元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他指出,先生通過長期的釀酒實踐積累了豐富的釀酒經驗,不但為茅臺培養了包括季克良在內的技術人員,還為武城酒廠培養了吳兆征這樣的中國白酒大師,開啟了醬香北宗新紀元。今天我們緬懷先生,就是要學習他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操、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傳道授業的厚德無私和大愛無疆的博大胸懷。他強調,杜安民先生及全家為古貝春付出的努力必將激勵一代代古貝春人不計名利勇往直前,做北宗醬香的堅定守護者、傳承者、光大者!要繼承和弘揚先生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克服困難、勇攀高峰,創造和迎接中國醬香、北宗醬香事業的美好未來!
其實,說起茅臺工藝的繼承的創新,杜安民先生和全家人都功不可沒。杜安民在武期間,其老伴作為茅臺酒廠的制曲技術人員、其長女作為茅臺酒廠的勾兌師,都指導過武城酒廠的古貝元生產。擁有了制曲、釀造、盤勾三大關鍵技術的古貝元,更具茅臺嫡傳血統,也更具貴族氣質。
在第二天舉行的醬香傳承35周年慶祝大會上,杜定英表示:“昨天我參加了父親誕辰95周年紀念活動,令我非常感動。古貝春集團把父親的故居、辦公室當成文物保護,還給他塑了像,以紀念他對古貝春做出的貢獻。作為他的子女我非常感謝。今年是古貝春學習茅臺技術35周年,我們齊聚一堂,共商古貝春醬香型白酒發展大計,古貝春又順應市場需求,推出了中度醬香。該酒優雅細膩、柔順爽口、醬香突出、空杯留香,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產品,我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她希望我公司以這次會議為契機,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踏踏實實打造北方醬香品牌,推動公司更好更快發展。
本次活動中,我公司酒體設計中心主任、國家級白酒評委、吳兆征總工的弟子陳華麗,認杜定英女士為“干媽”,并和其女、茅臺酒廠原酒品評師代敏結為異姓姐妹,以便隨時請教和交流生產工藝。
青藍相接,再續“南酒北釀 醬香傳承”的佳話。隨著我公司醬香型產品的不斷豐富和產品質量的持續提高,市場份額逐步擴大。據了解,近兩年我公司醬香型產品的銷量均保持100%以上增長幅度,前景非常廣闊。
三代師徒鑄就匠心,37年傳奇演繹經典。古貝元,憑借高貴血統和優良的品質,正在振翅欲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必將遨游天際,創造更大的輝煌!
編輯:王儷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