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在很多人口中是個存在感不強的城市,似乎沒有什么是特別出名的,在白酒界也是如此。其實江西省有八大名酒,分別是四特酒、李渡酒、清華婺、章貢酒、堆花酒、臨川貢、七寶山、全良液。但是這些品牌在江西省以外知道的人不多,最多也就了解個四特酒和李渡酒。
在這之中,最出名的應該屬四特酒。作為江西省的“酒王”,四特酒可以說是本地的門面,曾經占據當地白酒市場的半壁江山,可惜現在連本地人請客都不用。四特酒緣何走下坡路,我們不妨一起往下看。
一手“好牌”奠定酒王基礎
四特酒的命名來源十分有趣,當時掌握了傳統“四特土燒”釀酒技術的婁德清,因為擔心被“山寨酒”仿冒,所以在瓶身上貼上四個“特”字,后來便自然而然地被稱為“四特”了。
這種獨特的釀制工藝延續至今,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四特酒多次到茅臺、洋河等知名酒廠學習,后來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合了各家(濃香型、清香型、醬香型白酒)之長,使四特酒擁有獨特的風味,因此被定義為“特香型”白酒,更讓江西省擁有了區別于其他省份的白酒香型。
拿了一手“好牌”的四特酒在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了第一個“巔峰”,先后在1980年1983年獲得江西省名酒稱號;1984年,它更是在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中榮獲銀杯獎,值得一提的是,四特酒是江西省唯一個獲獎的白酒。
獨特的風格、多項榮譽“加身”,使四特酒在當地變得“炙手可熱”,銷量迅速攀升。雖然在上個世紀90年代時,四特酒的發展一度陷入困境,但后來及時抓住了白酒發展的“黃金十年”,在2012年的時候再度走上了“巔峰”。
此時江西省白酒市場容量約在70多億,而當年四特酒全年的營收總額突破了50億,說是占據了“半壁江山”也一點都不夸張。
不負昔日“風光”
然而現在的四特酒,卻沒有之前的風光,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有酒友反饋酒質不穩定,主要是指一些價位比較低的系列產品,有的口感甚至差到讓人誤以為是買到山寨。
還有就是四特酒的營銷比較差。首先四特酒并沒有上市,看起來短期內也沒有上市的舉動,并且也極少在較大的平臺打廣告。現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即使是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樣廣為人知的品牌,也需要通過曝光出現在大眾視野。落后的營銷,讓四特酒離開了江西之后幾乎沒什么人知道,十分可惜。
現在隨著各大白酒品牌的入場,四特酒在江西本地的市場也正在被擠壓,需要及時做出調整,否則只會距離自己的“巔峰”越來越遠。不知道大家對四特酒這個品牌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