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從2001年至2017年,植物學家鐘揚16年如一日,在雪域高原艱苦跋涉,留下長達50多萬公里的足跡,收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解決了世界種質資源庫沒有西藏種子的遺憾。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后進入中科院植物所工作,天資聰穎的鐘揚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進取,成為了當時國內植物學領域的青年領軍人物。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鐘揚發現,青藏高原有1000多種珍稀種子植物,卻由于條件艱苦沒有得到充分研究,以至于在世界種質資源庫中,關于西藏的種子樣本仍是一片空白。于是,建立起最大的生物“基因庫”,為國家和人類儲存下綿延后世的豐富“基因”寶藏,成為鐘揚余生奮斗的目標。
2001年,鐘揚踏入雪域高原,開始了種子的搜集工作:每種植物的樣本需達到5000粒;為保證植物遺傳信息獨立,樣本間距不能少于50公里;在整個西藏境內,任何物種的樣本不能超過5個群體……面對如此龐雜的采樣任務,鐘揚一天至少要奔波800公里,在茫茫荒原里迷路,體驗過沒有食物的絕望;高原反應、風餐露宿、寒夜難眠,這些都沒有阻擋他的科研之路。
“在漫長的科考途中,我深深地覺得,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位生物學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多年來,鐘揚不僅奔波在尋找種子的征途上,他還幫助西藏大學申請到第一個生態學博士點,培養了藏族第一個植物學博士,創立了西藏第一個生物學教育部創新團隊……不僅豐富和發展了西藏的高等教育事業,更將西藏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在生命最后的十多年里,鐘揚和團隊收集了幾乎相當于西藏物種1/5的種子,“也許會在幾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時,不知會完成多少人的夢想。”鐘揚把為人類尋找種子的足跡永遠留在了高原,但他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科研精神,還將繼續影響和感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