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杜牧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讓杏花村美酒天下皆知;一千年后,杏花村汾酒集團帶著文化尋根之心,前來昔日盛唐的首都,以酒告慰先賢,讓歷經滄海桑田、已被世人遺忘的杜牧墓地保護工作與傳統文化傳承問題,獲得公眾的關注。
2018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國唐史學會、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聯合主辦的杜牧文化研討會在西安舉行,來自中國唐史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西安市長安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全國50多家媒體的記者出席研討會。名家云集,共襄善舉。
唐敬宗寶歷元年,也即是公元825年,23歲的杜牧壯游山西,途經汾州杏花村時寫下了《清明》一詩。《清明》因汾酒而興,汾酒因《清明》而名滿天下,成為綿澤千年歲月的傳唱經典。
汾酒集團將杜牧列為“汾酒十賢”之一,2015年為其塑像,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我們都會舉辦主題紀念活動。
汾酒集團文化總監柳靜安表示,當得知杜牧墓就在西安市長安區司馬村時,我們無比激動,在第一時間先后多次派人實地考察,并由此而產生了想要保護杜牧墓的想法。為此,在汾酒集團第二次奔赴西安之際,力邀諸多文化專家、文物專家,共同探討杜牧文化、唐代詩酒文化,本著尊重先賢、傳承文化的態度,共商保護杜牧墓地的大計。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教授李健超、陜西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唐史學會秘書長拜根興、陜西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介永強、唐史學者霍有明、陜西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黃壽成、陜西師大教授、博導、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薛平拴、陜西師大教授、《中國歷史地理叢論》主編侯甬堅、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徐衛民、《習仲勛傳》作者賈巨川、西安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全民、西安市長安區作協主席、政協委員張軍峰、著名作家、文史學者劉繼興等諸多文化專家與學者在研討會上紛紛發言,講述杜牧墓地的考證工作、保護杜牧墓地的文化意義。
西安市長安區大兆街道司馬村村委主任關軍地介紹了杜牧墓目前的相關情況,《文化藝術報》記者魏韜介紹了司馬村杜牧墓地的采訪初衷與過程。
汾酒集團董事會秘書長張琰光感慨道,我是傳統文化的敬畏者,也是守衛者。杜牧1193年前寫的一首詩,給汾酒做了將近1200年的‘廣告’,創造了杏花村汾酒歷史上的又一次輝煌,敬畏歷史,緬懷先賢,這是全體汾酒人的責任。對于汾酒集團而言,保護杜牧墓是感恩先賢,踐行社會責任的公益之舉;對于長安區而言,保護杜牧墓是弘揚文化,助力文旅發展的份內責任;對于杜牧墓所在地司馬村而言,保護杜牧墓是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建設鄉村文化品牌的良好契機。
編輯:ya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