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四川,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四川好山好水,從古至今出了不少美人。四川除了盛產美人之外,四川的好酒也是比比皆是。四川是產酒大省,其出好酒更出名酒,諸如劍南春、五糧液、全興大曲、瀘州老窖、沱牌曲酒、郎酒“六朵金花”朗朗上口。
事實上,除了廣為人知的“六朵金花”,四川還有諸多好酒。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四川好酒中最為“剛烈”的文君酒。
文君酒產于四川邛崍縣,邛崍在漢代時的釀酒就己聞名于世。據稱,當年漢代才女卓文君與司馬相如“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相如滌器于市中”,而留下了一段浪漫佳話,文君酒的由來正是于此典故有關。
文君酒產的前身是邛崍縣釀酒聯營社,正是由于邛崍縣酒類專賣局組織私營燒坊建成了聯營社,“文君酒”的生產才得以統一。文君酒正式登場在1962年,這一年文君酒的商標注冊成功,文君酒真正意義上的耀世登場。
1963年起,文君酒被評為首屆四川名酒,注定這就是一個好的開端。此后的幾屆評酒會,文君酒更是憑借其過硬的品質,連續蟬聯四川名酒的稱號。文君酒的眼光當然不止在四川,它的目標是要拿下評酒會的金牌。
然而事與愿違,1988年第五屆評酒會上,當時為奪金熱門的“文君酒”卻最終在小組討論中獲得銀質獎,感到委屈不公的文君酒憤然退出比賽,事后其還洋洋灑灑的寫下了名為《文君只做消費者心目中的金獎》的文章刊登在人民日報上。眾多酒友還紛紛響應,稱文君酒為“無冕之王”。但那時候頗為剛烈的文君酒,似乎還沒意識到它失去了什么。
90年代初期的文君酒,憑借著年銷售額2億多元,把很多中國名酒都甩在身后。但好景不長,白酒行業的巨大變革悄然而至。1988年,中國名酒放開價格管制,各大名酒先是鞏固本地市場,然后開始輪番提價。
白酒市場的競爭突然變得激烈起來,眾多競爭對手也開始對文君酒圍追堵截,文君酒的省內市場逐漸被蠶食。加之文君酒這些年專注于省內市場的發展,而忽略了省外市場,文君酒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沒過幾年,文君酒終于是不敵競爭強敵的猛烈進攻,淪落到了破產重組的地步。
雖說后來劍南春出于市場考慮,將文君酒收購旗下。但劍南春的收購之舉,并沒能救回文君酒。文君酒未來的路,依然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