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飛天迎賓茅臺酒,是飛天呢?還是迎賓?以前傻傻分不清,鬧出了笑話
雜牌酒不敢買,大牌酒看不懂。
相信很多人現在買酒都面臨這樣的狀況,尤其是茅臺酒,很多人連“一曲三茅四醬”都分不清,更別說飛天茅臺、茅臺迎賓和飛天迎賓酒了。
此前小編家鄉有一個人給他兒子辦結婚酒席,原本想著既然是招待貴賓,那就用茅臺迎賓酒吧,一看就有面子。
但是新娘的娘家人卻不太高興,覺得對方不夠重視婚事。
他一臉懵,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人。
尷尬的事情不止這一件……
以前有一位同事說他第一次接觸飛天迎賓茅臺酒時也鬧了笑話,當時他姐夫來家吃飯,買了2瓶飛天迎賓茅臺酒給他父親。
結果他就看不慣,說他姐夫太小氣,買百來塊錢的酒孝敬岳父。
誰知當時他被他姐夫上了一課,得知真相的他覺得鬧了笑話,心里非常羞愧,尷尬到抬不起頭來。
此類的事件很多,畢竟看名字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幾個字排列位置不一樣,只要不夠了解,誰都說不清楚。
但是有問題就要解決,我們都知道茅臺酒有飛天系列和迎賓系列,那飛天迎賓茅臺酒,是飛天呢?還是迎賓?
以前傻傻分不清,鬧了笑話,如今真相大白。
只要是茅臺的老粉,一定很了解飛天迎賓茅臺酒。
由茅臺股份有限公司在16年傾力打造的一款非流通的產品,包裝上沒有商品碼,專為指定團購客戶釀造的一款酒。
所以產量不多,一些系列酒的經銷商可以指定下單。
剛推出時,在業界并不看好,原因是人們認為“迎賓酒”就是低端酒的代名詞,加上它又帶有“飛天”兩字,判定它是故意蹭飛天茅臺名氣的低端酒。
但是很快酒友們就打臉了,發現它的口感是相當不錯的。
因為它的釀酒工藝跟飛天茅臺是一樣的,都是傳統大曲坤沙工藝,簡稱“12987”,酒體飽滿醇厚,醬香突出,回味悠長。
在所有的茅系酒中,它被認為與飛天相似度最高,只是因為調味酒的年份不如飛天,才在檔次上略遜一籌。
廠家看在酒質接近飛天,但又不能媲美的份上,取名飛天迎賓酒。所以從工藝看,它是屬于“飛天牌”,但不能完全說是飛天茅臺。
跟茅臺迎賓酒就更不用多了,差別更大。
因為茅臺迎賓酒是飛天茅臺第9次(最后一次)蒸酒后剩余的酒糟,再加入高粱和酒曲再發酵出來的酒。
工藝上屬于“翻沙”,酒質偏差,口感極為一般,主要用于滿足那些普通消費水平的酒友,以及不懂酒的小白。
說到這里,大家會發現醬酒的工藝很喜歡叫XX沙,當中的“沙”是什么呢?
醬酒中的沙:
醬酒工藝復雜,但原料簡單,只要單一高粱。
茅臺酒用的紅櫻高粱粒小皮厚,像是一堆沙子一樣,于是貴州人喜歡稱呼高粱為沙,而且放糧的時間很講究,一定得是重陽時節,所以有“重陽下沙”的說法。
其實醬酒的工藝除坤沙和翻沙外,還有碎沙和串沙。
坤沙工藝上面有說到,可以用“12987”來形容,1年為周期;2次下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
因為用的原料是顆粒完整的高粱,想要充分取酒,必須歷經這一過程,所以有出酒率低,產量有限的特點,但酒質是最好的。
翻砂上面有說到,此處不一一說明。
碎沙工藝是將高粱碾碎,加大與發酵菌的接觸面,極大地縮短了釀酒周期,一般蒸煮2次就行,一些低質醬酒會為了提高產量采取該工藝。
串沙工藝釀的酒嚴格來說不能說是醬酒,因為它是用坤沙最后一次蒸煮剩余的酒糟直接加食用酒精蒸餾而來,直接跨過了發酵這一步,屬于酒精酒。
由此可見,酒質排序有坤沙>翻沙>碎沙>串沙。
飛天迎賓酒酒質比茅臺迎賓酒更好,所以產品定位不同。
飛天迎賓酒:主要面對某些特定的消費群體,比如XX單位等;雖說目前市場上開始有放量,但整體不多見,市場價在四五百,屬于中端醬酒。
茅臺迎賓酒:面向所有消費者;市場價百元以下,屬于低端醬酒,適合當入門酒。
肉眼可見的不同當然就是包裝了,
飛天迎賓酒是“飛天標”,瓶身顏色亮麗,包裝盒是金黃色的,檔次明顯;
茅臺迎賓酒是“五星標”,瓶身顏色偏暗,包裝帶紅色。
所以,以后大家看到飛天迎賓酒時,千萬要記住它既不是飛天,也不是迎賓,飛天酒是飛天茅臺,迎賓酒是茅臺迎賓酒,三者是不一樣的酒,別傻傻分不清,免得鬧笑話。
編輯人:橘子皮